搜索
 

蓬勃发展的上饶市残疾人事业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吴清华

图片说明:

1、市残联理事长贺英霞一行深入江西锦裕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残联人用工情况。

2、信州区残疾人创业基地——上饶市龙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动化生猪养殖车间。

3、弋阳县残联分管康复的领导为残疾人验配助听器。

4、广丰区残联组织残疾人开展电商培训。

5、万年县残联鼎力扶持残疾人发展电商,图为陈营镇永安新村残疾人董玮等开办的网店。

6、铅山县连续两届被确定为中残联—CBM社区康复合作项目全国十个试点县之一。

7、鄱阳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开工建设。

8、德兴市残联在助残日期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法律法规及惠残政策的咨询活动。

9、上饶县每年助残日期间都开展残疾人文体运动会。

10、第24次国际残疾人日纪念活动上,玉山残疾人表演的文艺节目受到现场观众的好评。

11、横峰县残联开展“我是你的眼,带你去旅行”盲人节活动,组织盲人参观黄道故居,游览农家乐。

12、婺源残联工作人员送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上门服务残疾人朋友。

13、余干县残联广泛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替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

上饶市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是我市残疾人事业全域均衡发展最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力度最大,残疾人受益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精心指导,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关心支持下,通过残疾人工作者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我市残疾人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统筹推进,多管齐下,形成了残疾人事业发展良好态势。

一是在市委统揽下,市政府出台了《上饶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上饶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细则》。二是合力推进了残疾人工作。各有关单位积极落实残疾人优惠政策,使残疾人在就学、就业、就医、扶贫、住房、出行、税费减免等方面得到实惠。三是加强了残联组织建设。市残联相继设立了康复科、维权科、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增加了人员编制,为残疾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力支撑;县(市、区)残联配齐配强了理事长;乡(镇、街道)、村(社区)进一步巩固提升了残联(残协)组织,择优选聘了专职委员。四是残联硬件设施建设跃上了新台阶。市本级,广丰、德兴、婺源、余干、玉山、横峰、铅山、弋阳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中心相继建成,上饶县、鄱阳县、万年县康复托养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

(二)特色鲜明,亮点纷呈,扩大了残疾人事业社会影响。

——残疾人工作在全国有影响。在就业方面,上饶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引来了全省、全国同行学习取经和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中国残疾人》、中残联网站、《中国妇女报》等相继大篇幅报道了上饶市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做法,《中国残疾人》还专题刊登了上饶市残联理事长访谈文章。在文艺方面,上饶市残联选送的小品节目《王大茶油》获第七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一等奖。在体育方面,弋阳县李旺庆在2015年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获得个人100米、铅球、接力100米三项金牌。在评选表彰方面,上饶县残疾人企业家徐裕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上饶消防支队被评为“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县县有重点、有亮点、有特色。全市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这一重点工作,创建了组织、康复、文体、维权、无障碍等各类残疾人工作特色县。尤其是残疾人电商“云端创业”计划、残疾人就业创业“一乡一基地”、“一村一基地”创建活动等一批在全省叫得响的特色工作项目,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肯定。

——有位置讲话、有话筒发声。市政府将市残联列入了市建设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力促在城镇街道、公用场所设施等工程建设上,县级以上城市主要街道两边都建有盲道;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设有方便残疾人进出的扶手和坡道;公共厕所设有残疾人专用器具等。市残联连年被市党风廉政办定为“党风政风热线”上线直播单位,在积极解答广大群众的热线问题,全力解决残疾人朋友困难的同时,通过媒体的窗口效应,积极展现“正能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助力“造血”,扶贫解困,提升了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

——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硕果累累。市残联将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相继打造了残疾人就业创业“三个一”工程,实施了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三个二”、“四个化”活动等助力“造血”措施;建立了就业创业基地900余家;全面铺开了残疾人“电商+基地”的就业新模式。另外,向外地劳务输出残疾人就业1万余人次,分散按比例就业2000余人,并对1.5万余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五年来,全市残联共帮助8.56万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梦,就业率达70%。

——精准扶贫结对包村工作成为全市典型。市残联强力推进万年县青云镇姚源贫困村“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在“带班子建队伍、抓帮扶促发展、服务群众办实事、提升治理建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已累计为姚源村协调和落实帮扶款物280余万元(其中市残联直接投入30余万元),相继建成4.8公里穿村水泥路、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卫生室等公共设施;肉牛、七彩山鸡、野兔、有机鱼、雷竹、杨梅、西瓜等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40余户贫困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就业或分红受益。姚源村成为全市帮扶工作典型。2016、2017连续两年,市残联被中共上饶市委评为“优秀帮扶单位”。

——落实系列扶贫帮困项目让残疾人得实惠。五年累计为全市22.1万人次贫困残疾人落实了1.68亿元扶持,其中,为19.1万人次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困难和护理补贴1.48亿元;落实966.8万元资金为2700余户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为5368名重度贫困残疾人发放268.8万托养资金;落实192.25万元资金对58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等。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9.8万城乡残疾居民纳入低保,8.4万城乡残疾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四)齐心协力,整体推进,使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一是实施民生工程项目惠及有需求的残疾人。累计完成:城乡残疾人职业培训4419名,落实残疾人公益金岗位上岗1950人次,聘用农家书屋管理员5600余人次,为近8.8万余名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康复救助和服务。

二是残疾人康复成效明显。五年来,全市累计帮助108872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和服务。铅山县成功创建了全国康复工作示范县,其实施的中国残联CBM社区康复项目顺利通过国际评估组检查验收。

三是残疾人教育发展局面喜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5%。在每年的高招工作中,上线的残疾考生100%录取到相应志愿的学校和专业,累计扶助贫困大学生180余名,发放助学款20余万元。

四是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加强了《残疾人保障法》宣传教育和实施力度,省人大检查组对我市贯彻《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的执行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扎实推进。建立健全了信访工作责任制。做到“五个一”和“有访必处、有访必复、有访必结”。全市残联共接待来信来访2000人次,调(处)访率、办结率达100%,市残联多次被省、市信访局、综治委、残联评为信访工作、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