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开学了!家长呼吁 给孩子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本报记者

郑欢

近日,饶城市民龚女士致电本报反映称,她驾车途经市区多条道路时,发现部分初、高中学生在骑自行车、电动车时存在逆行、无视交通信号灯等行为。龚女士认为,应加强对学生有关此方面的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防止意外发生。

随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由于自己的判断能力尚未成熟,还不知某些行为的危险性,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许多市民借此呼吁,开学在即,各部门应多形式在孩子们中间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第一课,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市民:部分孩子安全意识淡薄

龚女士告诉记者,她住在市一中附近,同时她每天都要接送自己的孩子到市四中上下学,所以每天都能见到很多骑车上学的孩子。“我发现,到了高中以后很多孩子都是自己骑车上学,初中也不在少数。而这些骑车的学生队伍中,安全隐患非常的多。”龚女士说,每到上下学时,临近学校的周边路段都十分拥堵,即使如此,很多学生,不光是男孩子,也包括一部分女孩子,骑车速度十分快,而且见缝插针,完全不顾川流不息的车辆。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认为,除了交通安全,有些学生的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溺水安全等各类安全意识都较淡薄,为此屡出意外。市民邱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在市区胜利路,前两年他们小区就曾发生过惊险一幕:一名小男孩因贪玩被卡在四楼防盗窗上,上身不能动弹,所幸消防队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并成功救下男孩。“在新闻上经常看到此类意外发生,如果平时家长对孩子多加监管与教育,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邱先生说。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去年6月,家住汪家园的11岁女孩小黄因在外玩耍晚归,害怕家长责怪,不敢回家,因此在外滞留。等到第二天,更不敢回家,形成心理上的恶性循环。幸亏被蓝天救援队的搜索队员在一个小区的无人楼道里找到了,且并无大碍,不然不知会发生什么事。”市民小肖对记者说,“虽然安全问题年年都在说,可是年年都有悲剧发生。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是每个家长及老师应思考的问题。”

呼吁:把安全教育第一课上好

饶城市民彭女士对记者说,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因各种原因失联甚至遭遇伤害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虽然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相关的安全教育课程,但由于目前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某些缺失,使得一些学生,尤其是女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对薄弱。我认为将开学第一课的内容设为安全教育十分必要,而且要上好这堂课。”

“光说教不行,我觉得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安全意识。”市民董女士对记者说,除了延续以往的安全教育内容,各校还得采用新的形式,教授更加实际的防范方法,以及遇到危险时如何逃脱避免伤害的具体举措,这样便能让学生提高自身防范能力,防止意外发生。

同时,市民霍先生认为,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尤其是小学生的可塑性、可造性很强。“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所以更应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并针对各阶段的学生将教育落实到行动中。“我觉得安全教育还是得以防为主,等到意外发生,一切都晚了。比如说,作为学校,控制学生进校和离校的时间;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如发现异常,及时与学生沟通,并上好安全教育课;作为家长,要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安全、健康地学习、成长、成才。”

部门: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据市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介绍,安全无小事,抓好安全工作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为此,每年春季开学的第一课,他们都要求各学校开展安全教育,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丰富有效的教育形式,突出重点,创新形式,充分调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进行防火灾、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意外、防暴恐教育等生命安全教育。这些安全教育课程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

该工作人员表示,上好“安全第一课”,可增长学生们的安全常识,也为师生敲响安全的警钟。接下来,他们还要邀请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士定期到学校参加安全演练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师生们都能基本掌握一些自救自护方法及安全知识。“经过一次次的演练和实练,能强化师生们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也能保护好别人。”该工作人员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