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美好的事情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余海燕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每次想起读书的乐趣,自然就想到翁森的《四时读书乐》。一年四季能有这般欢喜的心情,能有这般浓郁的兴味,全都是因为读书的缘故。

读书,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年少时的我对童话情有独钟。父亲好像总能看出我的心思,一次出差回来变戏法似的从旅行包里拿出一本精装的《格林童话》,压槽的厚纸板封面,精美的插图,带拼音的文字,我欣喜至极爱不释手。以后,每到傍晚时分,总能看到一个扎着羊角辫像书中的文字一样安静的小女孩坐在家门口的小板凳上出神地盯着摊在膝盖上的一本厚厚的书。直到树梢上淡淡的金黄色慢慢消失,直到屋顶上弥漫着茫茫的白烟,直到墙角边的那道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

如果说是童话为我推开了一扇门,让我嗅到一种新鲜的味道并好奇地探头张望;那牵着我跨过这道门槛,并青涩地伸出手想要去触碰的,是诗歌。

八十年代是小说和诗歌最兴盛的时代。那些在人生转折处等着我的书,像镜子一样映照出我内心的变化。

高一那年校园里掀起了一股金庸和琼瑶热,男生对“九阳神功”走火入魔,女生披着“梦的衣裳”浮想联翩。我们每天哼着“冬天里的一把火”吼着“一无所有”在寝室里讨论着江雁容,讨论着天山七剑,还讨论着高加林。不管文科生理科生,谁没有看上几本金庸三毛谁不能接上大家讨论的话题,谁就会被异样的不屑的目光拒在千里之外。

于是课余之后我拼命地找书看。图书馆的隔壁班的,路遥的王安忆的,逮到什么就读什么。有时为了彰显自己,还读尼采读弗洛伊德。为了能在同学面前侃侃而谈,我像蜻蜓点水东一下西一下地在各种书籍中穿梭。

一次去交作业,无意中看到老师办公桌上有本《星星》,习惯地随手一翻,看到顾城的一首《门口》。

那是我第一次读到朦胧诗。那一瞬间,它就像山间一缕清爽的风,拂去我内心浮躁的尘埃;又像月夜下一曲幽远的笛声,让我凝神向往。

我找出父亲送给我的那本一直舍不得用的精美笔记本,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抄写下《星星》上的每一首诗。

以后,抄诗成了我的一个爱好。北岛的、舒婷的、裴多菲的……在每一个温暖的午后,在每一个静谧的夜晚。我一边抄一边读,“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的游来游去……”那一刻,心好像长出了翅膀,飞向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和破旗,和诗人一起去追求理想、自由和执着的爱情。

大半个学期过去,功课没长进诗却抄了厚厚的一本,心中还时常涌动着一种想尝试着去写,去表达的欲望。一日灵感忽现,写了一首小诗,不加思索地寄了出去。十来天过去,正当我怅然若失时,老师拿着《赣东北报》告诉我诗歌刊登了,我欣喜若狂!没想到第一次投稿第一次发表的作品,竟是我一知半解的诗歌!报社寄来的2元稿费和学校奖励的2元钱,在同学的赞美声中变成一堆零食。能有什么比分享得到意外的惊喜而更让人幸福?那些天,我像呼吸到天然氧吧般愉悦鲜活,天是那么蓝,风是那么柔,连脚步声都像被吹动的钢管风铃一般清脆。

从那以后,写作成了我心中最美好的梦想。少年时的梦,不管多么遥不可及,都圣洁无比。因为有梦相随,书又成了我的依赖。

暑假时我买了一本《半生缘》,每天午后夹着它和一个兴趣相投的好友一起来到丰溪河边看书。那时的丰溪河没有堤坝,宽宽的河滩地上长满一丛丛碧绿的草蔓,高高的树木成堆的鹅卵石,还有时断时续的蝉鸣。我们俩背靠背坐在河边树阴下光滑的鹅卵石上,清爽的河风不时地吹动我们的发梢,我们心无旁骛,不考虑功课也不忧思未来,只专注书中的世界。白花花的水瓣像一阕曲子一样轻快地从我们身边随波漂去,青春也随同那白花花的河水,慢悠悠地流啊流,在我们的读书声中流向那不见尽头的远方。丰溪河边,绿草萋萋,读书少女,在水一方。那些美好的时光,只与书有关。

这样无忧无虑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毕业,工作,从娘家到婆家,从乡下到城里,从老屋到新居……在烟火红尘中熏染沉浮,在柴米油盐中辗转半生。幸好有书相伴,不然早已被庸碌现实和琐碎生活俘虏。那些看似“无用”的书籍,虽然没能让我获得“千钟粟”更没求得“黄金屋”,但是它们如师如友,如一道灿烂的阳光,照亮我心中的希望。

而今,网络阅读因为方便快捷已经成了更多人的日常阅读方式,但我依旧钟爱纸质书。在指尖与纸张相触的窸窣声中,在淡淡的墨香味里,感受颜回居陋室,一箪食,一瓢饮的自得其乐。每次打开自己喜爱的书籍,不再如年少时那样好奇更不会像年轻时那般功利,更多的是安静,安静地牵着书中主人的衣角踏上旅程。在那些温暖的百感交集的文字里,找到一种珍视,找到一种眷恋,找到一种向往。清代张潮把人生三个阶段对读书的认知形象地和“月亮”联系在了一起。“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尔。”月的阴晴圆缺如书的深浅繁简,就看你用什么样的人生阅历去领悟。我想:好书就像一轮明月,不管是“窥”、“望”还是“玩”,只要用心,总能被明月洒下的盈盈光芒照得清明而透切的。

人到中年,经历纷纭世事,越来越明白,在虚名浮利喧嚣繁杂的尘世中,只有书籍才能让我宁静充实,才能为心灵腾出一处静谧娴雅的净土。毕淑敏说:“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如果,因为读书,“五月的花环”真的会在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我的颈间,那一定是我这一生中,最美好的事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