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了解艾滋病预防艾滋病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本报记者

陈建

黄珠慧子

文/图

12月2日,我市2019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饶城三江公园举行。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总会将关爱的目光投向艾滋病患者。今年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市各县(市、区)也不例外地围绕宣传活动主题“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举办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

11月29日,广信区吾悦广场上悬挂横幅,摆放了宣传展板,现场医护人员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述艾滋病的症状特点、流行趋势、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及相关的国家政策,并重点向易感人群针对性地突出危害严重性、有效防治措施等内容;11月29日,玉山志愿者在社区开展了上门入户宣传活动,共接受咨询和防治知识问答300多人次,义诊近200人次,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计生用品2000余份;12月2日,弋阳多家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分别到一中、二中、职业中专、国诚、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初中和高中、葛溪、南岩等学校,以授课的方式开展防艾宣传……

12月2日下午,记者见到了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到疾控中心抽血、检验、领药的艾滋病患者老宋。初见老宋时,他有些怯生,站在两米外的走廊四处张望,不知所措。防艾科主任曾晓芳走近时,他才舒了一口气,说道:“快半年没来,我都不认识路了,刚刚还坐错车,现在见到你太好了。”记者上下打量起这个62岁的病人:穿着单薄的绿色夹克衫,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老实恳切的话语,实在很难将他与艾滋病联系到一起。

在记者的疑惑中,老宋缓缓开口:“就连我自己,也没想过艾滋病会找上我,至于何时感染、如何感染,我更是不知道了。”他告诉记者,自己独身一人,长期靠捡垃圾为生,身体一直不错。“2014年8月,因腿部静脉曲张导致溃烂,于是我就到南昌二附医院看病,医生告知我要即刻动手术。在一系列术前检查后,他们就告诉我这里不能做手术,因为我染上了艾滋病。”于是,老宋回到上饶,开始接受治疗,到如今,已5个年头。老宋说:“这些年,我一直听曾科长的话,定期来做检查,特别是每次吃药,我都是按时按量,绝不敢落下。”曾晓芳在一旁补充道:“从他回归属地,分到我们中心,一直是我在联系的,他目前的身体状况跟正常人一样,也没有什么并发症。”

对于艾滋病人来说,最痛苦的除了病痛的折磨,还有可怕的歧视。有一次,老宋去县里的小医院复查腿部旧患,他担心医护人员操作中可能会触摸伤口,老宋便提醒对方,自己是艾滋病人。接下来的情形却出乎老宋的意料,在场的医生和护士,当即给了他大大的一副冷脸,“你快走,别在我们这里做检查。”随后老宋前往该医院食堂吃饭,令他没想到的是,打饭师傅给了他一次性碗筷,原来他对医生的那句提醒已经迅速地传遍医院。老宋当时就明白,这个社会很难接纳他,因为他得的是艾滋病。“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大众不要歧视我们这个群体,面对艾滋病就像感冒那样,没有歧视,充满阳光。”老宋说:“希望艾滋病越来越少,大家更爱惜自己的身体,树立正确的安全防护意识。就算不幸感染了,也不要害怕,只要坚持吃药,就像个正常人一样。”

面对艾滋病,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看法及接受程度。“在我们遇到的艾滋病患者中,有父母跟孩子断绝关系的,有因为艾滋病而离婚的。”曾晓芳说,“就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一开始病人都很悲观、痛苦。但实际上他们也希望能有好的治疗、渴望被社会认可接纳。”曾晓芳表示,很多人对艾滋病人的歧视缘于无知和恐惧,如今随着医学的发展,新药物的不断研发,艾滋病已不再可怕,艾滋病就跟高血压、糖尿病、乙型肝炎一样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也是完全可防可治的。曾晓芳介绍,为了帮助艾滋病患者控制病情,国家免费为他们提供检查和药物,艾滋病患者只需每月到疾控中心就可以领取药物。一般来说,艾滋病患者一个月服用的药物价值是上千元。生活贫困、无固定职业、无生活保障、低收入患者有6000元补助。

据了解,艾滋病中的性途径传播比例逐年上升,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比例在增加。老龄组发病率增加较快,占发现病人数的51%。“希望通过每年的宣传教育活动,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帮助艾滋病人鼓起生活的勇气。同时,倡导人们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让每个人学习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是艾滋病患者的希望,也是防艾工作者的希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