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夫源”原名叫“隐湖源”。改“湖”为“夫”是一位抗金女子薛里红。“隐夫源”即隐藏丈夫和抗金勇夫之地。隐湖源在瓢泉的西北侧的一个山坞里,离辛稼轩府第和闽赣公路约2.5公里。辛弃疾居瓢泉两年多后,才知道近在眼前的隐湖源……
那是有一年铅山遭虫旱两灾,全县闹饥荒。一个三更天的黑夜里,辛府的库房里忽然传出打杀的叫声:“抓贼婆!”“不要让她俩走了!”辛老一闻打杀声,一骨碌下床,手执宝剑赶到库房庭院,在灯火照耀下,只见三个家丁围住一个少年在打斗。那少年左挡右刺,上架下挑,一个斗三人,毫无俱色……辛老高喊:“你们三个闪开,等老夫来收拾这个娃娃……”其实他心里有几分喜欢这个少年了,说着就跳进打斗圈内,又劈又刺。在辛老的凌厉攻势下,那少年只有招架之能,没有反攻之力了……这时,从黑暗处跳出一位手执宝剑的红衣女子高叫:“辛公手下留情,勿伤我儿!”她的宝剑已架住辛老的青锋。辛老问道:“女英雄何地人氏?芳名什么?为何教子行盗?”红衣女正色道:“我叫薛里红,儿子叫吴刚,丈夫吴杰病故。因无隔夜之粮,故来府上盗借粮食!日后奉还!”辛老丢下宝剑哈哈大笑:“好,好,家人打开仓门,让她母子挑粮去吧!”
这时,天色已明。院外忽然涌进十多个彪形大汉,一人挑着一担谷子走了……红衣女薛里红抱拳拱手说:“谢谢辛公,度过灾荒一定还粮!请辛公到我家住所‘隐夫源’作客!”辛老点头说:“好,好……”他回头命一个家丁暗暗跟随薛里红去看看“隐夫源”是个什么地方?家丁去了不久就回来了,他对辛老说:“我跟着那红衣女母子俩,从府院后山顺路顺水走了两里多路,又爬了一座山,到了山口她母子不见了……我被两个守山口的挡住,就打了起来,我被他们打败了!”辛弃疾怒道:“昨夜三人打一个孩子没赢,今日你又被打败了!平日叫你们苦练武功,你们怕苦怕累,日后怎能再上前线抗金保国啊!下去练武吧!”辛老心想:看来红衣女母子绝非等闲之辈,我一定要到“隐夫源”去走走看看。
第二天早上,辛弃疾准备带着家丁去找“隐夫源”,正好府门门卫进来报告:“老爷,薛里红之子吴刚要见老爷!”辛老说:“快请他进来说话!”吴刚拱手作揖说:“辛老,小辈奉家母之命来请您到我家‘隐夫源’作客!”辛老哈哈大笑说:“好,好,我正要去‘隐夫源’看看呢!家人,挑上一担白米,带上好酒和猪肉……”
吴刚笑道:“辛老,猪肉不必带了,我能擒拿山鸡和野兔给您老下酒的。”辛老点头微笑说:“野味好,那就走吧!”
约半个时辰(即一小时),吴刚带着辛老等人就到了“隐夫源”村的山口了。辛弃疾放眼一看:原来这“隐夫源”就在这四面环山的山谷里,只有几幢土瓦房,十多幢毛草房。村子中却有一块大坪……辛老回头一看,却不见来路了!他感叹曰:“这里既是小小桃花源,又是藏兵养马之地啊!”吴刚说:“这村实则叫‘隐湖源’,四周是陡峭的高山。山上松竹挺秀,绿树成荫。高山下是一块椭圆形约三百亩的盆地。盆地西北稍高,东南稍低,一条溪水由西北流向东南山下却无影无踪了。传说东南山下有湖,所以此地名叫‘隐湖源’……我爹娘来到这里,才改叫‘隐夫源’……慈母正在这里藏兵养马,准备抗金复国,那块大坪就是练武坪,毛草棚是壮丁住的。”辛老连连说:“好好好,快带我去见你的母亲!”
辛老在草堂坐下,吴刚献茶后说:“娘,我去后山打野鸡,抓山兔给辛老下酒!”薛里红说:“快去快回!”她回过头对辛老说:“辛老,你来了,我也就不瞒你了!我夫吴杰原是抗金兵营里的一个头目,我女扮男装投军吃粮,抗击金兵认识了他……后来,朝廷主和的投降派掌权,我们抗金队伍无援吃了败仗,丈夫吴杰受了重伤,兵丁就奔逃四散。我和丈夫带着孩子逃到这里——隐湖源,以开武馆广收徒弟为名,聚集抗金力量……不幸丈夫吴杰因伤病故,我把‘隐湖源’改为‘隐夫源’来纪念他,还有隐藏抗金勇夫之意……”
这时,吴刚在厨房喊:“娘,野鸡山兔的肉已熟,请辛老爷喝酒吃肉吧!”辛老也闻到阵阵野鸡兔肉的香气,连连说:“好香,边吃边谈……”三碗美酒下肚后,辛弃疾也直说了:“薛里红,你是当代巾帼英雄、女中豪杰,可比穆桂英、梁红玉啊!我俩英雄所见相同。我在蕊岩洞的岩前、马鞍山、石门源、石塘、紫溪等地也开武馆,广收徒弟练武,聚集抗金力量,听候朝廷召唤……不过,我想……”辛老笑眯地看着吴刚。薛里红乃冰雪聪明之女,眼珠一转说:“刚儿,你父已故,何不拜辛老为义父,跟义父学文习武!”吴刚更是玲珑孩子,起身就拜……辛老捋须哈哈大笑说:“不,不,一样一样!我有一小女,年方二八,欲招吴刚为婿,不知你母子意下如何?”薛里红笑逐颜开地说:“孩子,快拜岳父,叫爹呀!”吴刚又跪地拜谢辛老,亲呢地叫:“老爹爹,好!”辛老扶起吴刚说:“时局动荡不安,你母子要谨慎行事,‘隐夫源’还是叫‘隐湖源’好,‘夫’字引人注目……日后吴刚和我的小女完婚后,生一子姓吴,生二子姓‘辛’,‘辛’字头上加一个‘古’字,姓‘辜’!切记,切记!告辞了……”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喝酒、猜拳行令的高叫声。辛弃疾触景生情,写下《玉春楼·隐湖源戏作》:“客来底事逢迎晚,竹里鸣禽寻未见。日高犹苦圣贤中,门外谁酣蛮触战。
多方为渴寻泉遍。何日成阴松种满。不辞长向水云来,只怕频频鱼鸟倦。”
两年后,薛里红为筹集抗金资金打劫一贪官府中金银不幸被抓处死。吴刚则逃进辛府避难,与辛府小姐完婚。小夫妻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姓吴,小儿姓辜。据传说:姓吴的就成了今日稼轩乡横坂村(瓢泉)吴氏鼻祖,姓辜的就是今日紫溪等地辜氏老祖。隐夫源改为原地名隐湖源一直沿用至今……
吴建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