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时间嗒嗒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刘茜

自从到县城上班,我就难得回一趟老家,而每次回去,靠近母亲,我便可以放空自己,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与小时候不同,现在的我不喜欢到处走走,会跨出家门多半是因为孩子在外面玩耍,许久没听见他和玩伴的声音,便得出去瞧瞧。邻居们都在忙着做活,近年来,我们村子里很流行做这种手工活,男女老少皆宜。

手工活不止一种。上了年纪的老人大多选择做树叶——塑料的,形状有点像三叶草,正中间有一个孔,做法就好比用螺栓和螺母把一片树叶固定住一样,非常简单,闭着眼睛都能完成。一片树叶放在手上几乎没有重量,可它偏偏是按斤两计钱的,一斤树叶有几千片,才两元多钱,每人一天赚十元都很费劲。眼力稍好的人定不会选择它,而是喜欢做一种把一定数量的珠子按要求串成一串的手工活,这种手工活要借助一根十几厘米长的针,有的还需要用到卡簧钳,所以技术含量略高一筹。珠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细如米粒,有的美如珍珠,不过,凑近了闻闻,都有股或浓或淡的刺鼻气味。它是计数算钱的,一串一角多钱,有六七十颗珠子,动作快的人一天能赚三四十元。

母亲也做手工活。她看不清小珠子的孔,所以特意买了老花眼镜,可是戴久了眼睛又痛,便摘下了,现在是靠针头与珠子反复接触来分辨珠孔的位置。一天下来,能赚十几元。我们多次劝她别做,多走走,活动活动筋骨,可是她说村里人都做,腿脚不便的老爷爷在做,就连带着两个孩子的大娘也在做,没人闲着,所以就只当是消磨时间,况且一个月赚的钱也够交电费,买点菜。我们也只能叮嘱她别累着。

这类手工活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人引进我们村了,不过那时候做的人不多,发放的量也很少,主要原因还是交通的不便。现在,我们村里有固定的人上门发放并收回珠子,一个月或几个月结一次账,每次结账时,我都能感受到母亲的喜悦,让我联想到自己收到工资到账的短信时的心情,与多少无关。那老板娘一会儿电动车,一会儿三轮车,载着珠子满村转,风风火火的,有时候话说一半,就急着走了,另一半话就随风飘荡,后边听的人便扯起嗓门附和。据说,她赚了不少钱,还买了一辆新轿车。

以前,我常帮母亲做手工活,没有多少技巧,就是要时间耗,倒能磨练一个人的耐性,若心中只想着钱,定是做不下去的,甚至会觉得没出息。而我喜欢与时间赛跑,常与时钟的指针一比高下,竟在枯燥中感受到了乐趣。

不得不说,村里有了这手工活,没有工作的人也不会无所事事了,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譬如买菜买水果的时候就不会犹犹豫豫,没活儿的空档里还能邀上几个女伴到城里买衣服逛超市,权当这是额外收入,可不是么,要是没这活儿,时间照样走。就连母亲也是这样的心理,我想总还是积极的,若只念着如此一颗颗珠子数出来的辛苦钱舍不得花,那才没意思呢。

晚饭后,很多人便把手工活晾在一旁,踩着月光,伴着说笑声,三三两两地赶去村池门口跳广场舞,像是为了犒劳忙碌了一天的自己,又像是为即将结束的一天画上一个句号。其实凑热闹闲聊的人居多,真正跳舞的人很少。农村虽小,五脏俱全,不过那场地和舞姿就有些逊色了,能跳得像模像样的没几个,但我还是乐意看她们生硬的动作,听她们欢快的笑声,感慨大家不再只顾埋头苦干,幸福已像花儿一样绽放在她们的脸上,融进她们的声音里。即便不去跳舞,大家晚上也会带着孩子出去散散步,生活别有一番滋味了。如果遇到老板娘说这次的珠子需要赶货,大家晚上可能就要“加班”了,谁做不完就匀点给动作快的人,最后都能按时完成。

每次回到家,我都会凑近珠子瞧瞧它们的颜色、大小。然后再次嘱咐母亲不要做了,注意身体。母亲总说她做一会儿就休息一下的。平常母亲一人在家,是那些珠子帮她打发了无聊的时光。

念及母亲时,我的脑海里就会出现一幅画面:母亲一边摸索着珠子,一边听着手机里播放的“学习强国”的视频,偶尔停下来看看镜头,偶尔抬头望望天空。珠子沿着丝线滑落,嗒嗒,嗒嗒,那是母亲在细数时间。

我翻开书本,眼前一个个文字就好像一颗颗立体的珠子,我用视线代替指尖从头到尾轻轻触碰,它们便依次跳跃着来到我的心里。原来,我与母亲一样,都真实感受着时间发出的细微的声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