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红莉
早晨散步,秋风徐徐,满目幽凉,人走起路来,特别舒服,偶尔几滴雨,也不碍事。草丛中秋虫唧唧,蛙鸣消失了,蟾蜍也不叫了。夜露一点点被风吹干,芦苇叶子自根部一点点枯褐,濒临枯瘦,仿佛焦墨的点点勾划——秋天里,放眼而望,什么都是薄的,轻的。芒草顿枯,犹如箫声遍布,人在其中,惘惘地要落泪。这样的季节,没有了欣红悦绿,处处流于枯索幽清。
四季流转,犹如参禅——盛夏呢,好比金刚手段;一旦入秋,自是菩萨心肠了。地上的草尚绿着,但这种绿,再也不是蓬勃的绿,是不出声的哑绿,克制的绿。
秋天是克制的,如人到中年,苦的,冷的,历经得多了,一颗心难免荒凉苍老,唯有身体里装着一卡车的疲惫。
晌午,小眠,起不来,满山遍野都是疲倦,犹如门前的野茉莉,克勤克俭开了一夏,真的累了——这样普通平凡的花,不为别的,径直一日日里开着,直到把自己都感动了吧。蜀葵差不多全部枯谢,月季仍有花骨朵,一夏开了三茬,简直不老的神话,不死的光荣梦想。秋天成了果实的天下,小区里,柿子、石榴、无花果一日日地收服自己,渐趋饱满。
到了九月就好了。微风振枝,熟果坠地,是木槿的紫白缤纷,也是糖炒栗子的幽香甜冽……银杏树上白果累累,线装书一样泛起浅黄的光。
秋天的气质散淡,不失锐气,但不张扬。
榉树叶子,每天哗哗哗往下掉,铭黄色系,锦障一般华丽,衬得原本萧瑟的秋天有了贝壳的脆响。栾树正值花期,碎小的黄花,绛红的蕊,旗帜一样风中猎猎,美好得让人想唱几句《盗御马》:
御马到手精神爽,金鞍玉辔黄丝缰。
左右镶衬赤金镫,项下的提胸对成双。
认镫扳鞍把马上,洋洋得意我转回山冈。
前几日,天色是汝窑的淡青,衬了泾宣一样的云朵,偶有风过,慢慢地,又轻了,薄了,清淡里添了飘逸,是王献之的草书,浑然一派,尽是勃勃生气,仿如虫声沥沥……
也只有到了秋天,我们才能感知到,天地均在发声。连日来都是阴的,沟渠旁,园林工人在割草,草汁的甜香醒人心脾,来来回回一趟一趟,闻着闻着,恍如置身深山泉林,有长风万里的辽阔。荒坡上,除了杂草,更多的是桑树、梓树幼苗,年年如此,确乎凭空长出来的。鸟雀们吃了桑果、梓树果,在飞翔的过程中排泄,粪便一旦落入泥土,尚未消化掉的籽实则发起芽来,于草丛里层出不穷地生长。自然万物的循环该有多么幽微和奇妙。《诗经》里有“桑梓之地”的说法,望着这些幼苗,犹如两千年岁月滔滔而来……
最大的苦恼是屋子前后草地里油蛉开始了潮水般汹涌的鸣叫,吵得人睡不瓷实。要到霜降以后,这些小虫子们才会噤声。
人生苦多乐少,没有法子。
散步回来的路上,碰见一个老人,她坐在路边,面前摆了一堆豆角、山芋藤、秋茄。一杆秤,被城管没收了,她就把山芋藤一堆一堆分在那里,两块钱一堆。她的这些菜就是身后的地里种出来的。开发商圈了很大一块地,捂在那儿,准备盖商业楼,这些年一直荒着,即便四周把给围得密密实实的,老人们闲不住,掏了一个很大的豁口,每天钻进钻出的,种几畦菜,自家吃不掉,就摆在路边卖。我买了一把豆角,一份山芋藤。老人说,山芋藤放点肉丝、青椒炒炒,别提多好吃。她坐在地上,仰着头跟我聊天,微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四散。那一刻,有恍然,仿佛通灵一般,一口“村气”又接上来了。问她平常怎么浇水呢?她说,从家里拎过来。问她怎么施肥,是不是用化肥。她说,不瞒你讲啊,我家侄女在这里做豆腐,我地里下的都是豆腐渣呢。
豆腐渣简直是上等的有机肥料啊。这菜吃起来肯定是甜的。她非常自豪,是的,吃起来甜丝丝的。
夜里,了无睡意,随手翻书,又翻到汪曾祺《晚饭花集》,重复读了多遍,真是好。有一个短小说就叫《晚饭花》,不及三千字,淡得不得了,清清浅浅的笔风,娓娓而来,更像一小幅淡墨点画的册页,虽无从《世说新语》那般传奇激烈,但堪比宋人小品,寡寒枯瘦,古中国的气质一下出来了,与明朝外销画则同,即便一张桌子用旧了,纹理尚在,仿佛可以触摸到温度,是刚刚喝了一碗热汤的家常,就是那份生活的底子与静气,一下回来,把你深慰良久。现今小说,遍布浊气、躁气,没法读,一律静不下来。
《晚饭花》里的李小龙就是汪曾祺自己。一个作家纵然到了年老,依然尚可借助文字去还原一颗远去的少年心。
这世上,单纯的,都是永存的。
李小龙每天放学经过巷子里,东看西看的,石榴垂在树枝上,王玉英家的墙根边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坐在这一排花前做针线。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后来王玉英许了人家,未婚夫是钱老五。李小龙听说钱老五风流浪荡不务正业,还传说他跟一个寡妇相好,不仅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后来,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晚饭花还开着。李小龙很气愤,他觉得王玉英不该嫁给钱老五。从此,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就这么节制,许多东西,不写出来,特别低徊。
前阵,重读废名短小说系列,以及长篇《桥》,一样简淡,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无论废名,抑或汪曾祺,都曾受了古诗词极深的影响吧,只点染,不铺排,一直往内收,留下大片空白,简直是倪云林的远山图卷啊,一派苍烟枯老,飘拂了人世间淡淡忧伤,总要等到读完以后,去咂磨,有一种莫名的情绪肆意流泻,渐渐地,不晓得怎么了,又浓烈起来,就是那种余音不竭的浑然、缭绕,令人怦然。
把小说写到单纯的境界,也是一种生命的还原吧,点点滴滴,把你打动,然后有了白菊花茶一样的寂寞,很淡很淡的惆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