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馨荷溢晓文明花开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陈万民

本报记者

贺巍

走进铅山县河口一小,迎面扑来文明的芳香:伴随着轻快悦耳的下课铃声,孩子们有序地走出教室。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一年级的孩子争先来到游戏区玩耍;绿植呵护者在为盆栽浇水、除枯枝;阅读爱好者坐在阅读书吧里求知若渴;校园广播将文明故事传递到校园每一个角落,值日生们则佩戴袖套,穿行在校园里,默默为同学们维持秩序,提供服务……近年来,河口一小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去年,该校被评为江西省文明校园。

以荷为引,建设“馨荷溢晓”校园环境文化

河口一小是所百年老校,创建于1932年。近年来,该校以荷为引,拓展文化内涵,把学校视觉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进行有机统一,聘请文化设计公司对学校整个校园文化进行一体化设计——学校的综合楼、班级名片、文化长廊、教学楼的命名都充分体现出“荷文化”。

学校明确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冠军”的办学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德育工作中。学校德育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围绕这个核心,学校多次开展“献爱心赠书、捐款活动”、“文明礼貌月”活动、“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中华好诗词大赛”、辩论赛等活动,利用各种手段,教育学生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努力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学校的综合楼一楼大厅设计了“爱莲说”背景墙,学校教学楼更名为“和谦楼”“和谨楼”“和勉楼”,行政楼更名为“慎行楼”,综合楼更名为“修远楼”,报告厅更名为“纳川楼”。三栋教学楼均以“和”字开头,取其与荷花的“荷”谐音,营造出了一种“清朗、清雅、清逸”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了学校文化内涵。

以荷为魂,塑造“馨香溢晓”校园精神文化

基于荷花的高洁品性与教师品行的相通之处,学校塑造了“清廉、奉献、向上、进取”的一小教师形象。学校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我是党员我带头”、“争当方志敏式好干部”、民情大走访、励志教育活动、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为平台,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提升师德水平。

该校主抓特色教研,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每周一研”“每周一晒”“每月一训”“每年一赛”等活动,检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学校制定了“三型五环”课改模式,课堂教学逐步实现“三嬗变”:一是课堂变了,全新的学习方式令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才的园地;二是学生变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言行也更为规范了;三是教师变了,教学观念变了,教学行为变了,专业水平提高了。

学校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树立了“清廉奉献,向上进取”的一小教师形象,塑造了馨香溢晓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以荷为媒,打造“魅力溢晓”校园行为文化

为引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魅力溢晓”校园行为文化。

学校发动全体师生,开展了建设“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的资源,让同学们自由借阅,利用晨读、午诵、暮醒时间让同学们阅读课外书籍,背诵经典名篇、古诗佳句。为了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学校举行了班级故事大王演讲比赛、亲子共读、诗词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故事大王、书香家庭、诗词达人。学校还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有强身健体的太极拳、跆拳道、千人跑操、田径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有陶冶情操的合唱队、舞蹈队、钢琴队、电子琴队、手风琴队、鼓号队、小小主持人兴趣班;有培育人才的书法、绘画兴趣小组;有引领未来的科学实验、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还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围棋兴趣班、辩论技巧培训班……

伴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推进,河口一小还以“互联网+”为载体打造多方位宣传阵地,已拥有河口一小微信公众平台、腾讯智慧校园、学校网站、教师工作QQ群、班级微信群等。学校微信公众号现有3200位用户关注,开设有“馨荷党建”“馨荷文化”“荣誉丰碑”等多个专栏。学校腾讯智慧校园录入人数达6000余人,为学校与教师、家长、学生相互之间搭建了一个增进了解、促进交流及学习的平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