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行
战国末期,楚幽王元年(公元前237年)农历5月13日,一婴儿降生在古干越善乡(今余干社庚)龙山南麓马桥村。相传此时岭周腾现五彩瑞云,乡邻惊吉兆出贵人,渐将龙山改称五彩山。这个婴儿就是吴芮,后来果然不负众望,成为万民景仰的番君贤王。
芮系吴王后裔。越灭吴,吴人逃亡,楚灭越,芮祖回归祖籍地无锡,芮父申事楚考烈王,任大司马,公元前248年,因谏得罪丞相黄歇而冤谪番(今鄱阳)令,自无锡迁番。虑官场险恶,迅即辞官,觅选邻县余汗之龙山南麓避居,因懂医行善,远近皆称长老,遂入籍随俗至终,成为余汗(今余干)县人。
古干越秀山沃土的滋养,底层劳动人民的影响,更有历经磨难年高德劭之父及贤母的抚育调教,使芮早熟。芮以让王之德修身养性,习文练武学兵法谋略,茁壮成长为丰姿俊伟、文武超群、胸怀大志的少年男子汉。他好结英雄好汉,面临乱世遵母意组织乡民联防自保,改造散兵游勇盗匪成为务农习武半兵半民保一方平安的乡勇,十八岁便做了统领,威名远播。
当时,番地恶霸横行、盗匪猖獗。秦廷根据九江郡综合诸县令荐议的奏章,于秦王政34年(公元前213年)诏令24岁的吴芮任番令。芮自忖要好好干一番,以报国效民。于是,报请朝廷批准,领得一批刀枪剑戟,武装一百名刚健遵纪的乡勇,以谋士许诚为县丞、蒲头领为太尉,三人告别五彩山骑马率队英姿飒爽地上任。经过明察暗访,掌握县情,制定三大措施,安民布告,一一落实。首先整顿吏治,要求吏员廉政勤政,匡扶正义,将倚官仗势横行霸道恶盈贯顶的霸头父子公判于斩刑,其余人犯以役代牢,重罪犯押送咸阳骊山皇陵服苦役,轻罪就地服劳役;继而派吏员下乡落实住户、人口、田亩数,如实地减轻赋税三分之二,减轻徭役二分之一,进而大力发展生产,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架桥筑路,疏通河渠,开发航运,拓展商贸。芮亲自下水利工地与百姓同劳动,以鼓舞人心。不到一年功夫,番邑百姓就过上了温饱、安乐、祥和的日子,芮也被百姓亲切地敬称为“番君”了!
然而,令吴芮失望的是秦始皇日渐腐恶:苛刑天下,焚书坑儒,强征暴敛,民怨载道!反秦风暴一触即发。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少子胡亥矫诏篡位,愈益无道。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吴芮公开亮出抗暴秦的旗帜,成为中国第一位支持和参与农民起义的朝廷命官,英名远扬。其同乡兄友、台岭(今大庾岭)守将梅鋗率3000精兵强将来投;刑徒英布率7000淮南义军来投,芮见布气宇轩昂,不计门第,乃以女妻之;勾践七世孙驺摇率3000将士来投,芮捐弃祖仇,热烈欢迎。遂百越相继归附,加上宽待改造好的秦军俘虏,番君麾下的义军包括水军及其女儿操练的娘子军已近三万人。芮指挥义军先消灭周边秦军,巩固番、越根据地,充备粮草。又运筹帷幄,派英布先行参战,捷报频传。公元前208年,芮令长子留守番邑,亲自挂帅,以许诚为军师,梅鋗为大将,驺摇为先锋,率两万余兵马北上中原征战秦军。他兵分两路,一路由英布、蒲将军、驺摇率领,助项羽降服章邯,消灭秦军主力;一路由梅鋗率领,攻下河南析、郦二县,克武关,陷咸阳,推翻秦朝。项、刘皆赞番、越义军投入关键性战役,英勇善战有大功,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但芮反感项羽追弑义帝杀战俘,赏识刘邦善于用人收人心,还是决定弃项佐汉。观乱世思治久分必合,为天下苍生计,乃与谋臣商议,带头拥刘邦称帝安天下。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封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芮成为唯一存袭的异姓王。
公元前201年,积劳成疾的芮王定闽越途中薨于庐江郡虔化县金精山(今赣南宁都县西北石鼓山)。汉高祖念其贤忠,谥号“文王”,且传忠孝家风,以礼制心,垂裕后昆,得袭五世王位,只因嫡长玄孙无嗣才国除,惟有第三子吴浅的玄孙吴长陵在失侯去爵、回归五彩山故里后才传嗣了千百万后裔。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