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伦华
中央谷地位于美国西部海岸山脉与内华达山脉之间,长约700英里,宽约160英里,总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比江西省总面积还要大得多。
中央谷地绝大部分在加利福尼亚州境内,一马平川,一望无边,整个谷地难分一年四季,只有旱季与雨季。一年只有冬天下些雨,其它季节因北面的喀斯喀特岭的阻隔形成不了对流层,雨量极少而干旱。
如此之大的谷地平原,农业产业开发因干旱少不了要引水与开采地下水来灌溉。中国的水是南水北调,而美国中央谷地的用水适好相反,要北水南调。中国地形西高东低,东西走向的山系有南岭与秦岭,黄河以北缺水;美国的地形成“川”字型,北边要高些,山系都是南北走向的,东边有阿巴拉契亚山脉,中西部有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和海岸山脉,东中部有广袤而肥沃的平原和草原,其中密西西比河就贯穿于南北,流入墨西哥湾。美国的可利用耕种的土地是中国的两倍以上,但干旱较中国更严重。
早期的美国殖民者,在西部看到此境况,从北面的俄勒冈州引水贯穿整个加利福尼亚洲南北中央谷地,再抬升跨过海岸山脉南端引至洛杉矶市,遥遥一、二千公里引水,实为壮观。
由于洛杉矶市是因为采矿到后来的国内外转口贸易而形成,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城市,至今,入住宾馆的客人,都是自己从超市里买水来喝,因为,经过长途跋涉的自来水,很难保证水质,市政府又舍不得投资建自来水厂。
笔者于2月中旬乘大巴从美国西海岸中部旧金山向南沿加州州际一号公路贯穿中央谷地至洛杉矶市,再往南到达美国最西南边陲城市的圣迭戈。听导游讲,整个中央谷地适合种的农作物就是小麦、大豆、玉米和土豆,经济作物就是果树。此季节,沿路能看到的就是一种开花果树,导游问大家,此树开的是什么花,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桃花!”导游说大家只答对了一半,它是桃树与杏树嫁接而成的果树,生长出的杏仁又圆又大又胖,产量高,加工远销全世界!
看到绵延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各种果树,不得不承认美国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机械化的程度之高,叹为观止!果树间阡陌纵横,一头望不到边,所有的果树培植得一样粗壮,可以修剪出一样的枝头,一样的高度,好似孪生姐妹,全程机械化滴灌、施肥、采摘,就地加工。农业产业集团内部分工明细,耕地的由耕地部门负责,浇灌的由浇灌部门负责,修剪的由修剪部门负责,采摘的由采摘部门负责,互不相干,但利益又使他们紧紧相拥,相互促进,难舍难分!
行驶在加州州际一号公路中央谷地一侧看到的海岸山脉山体,与在美国东南部沿75号州际高速看到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南端延伸末梢山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山体圆润平滑。而东南部的亚特兰大、佛罗里达沿路就有了树林、草地和沼泽,大片的农庄、马场,农作物生机盎然,只因为它不缺水,大西洋给它带来了暖湿气流。在佛罗里达还看到过高速公路边一个单体很大山体,表面圆润长着草,其实是一个垃圾堆积场,“山顶”的上空,数千只乌鸦在盘旋,遮天蔽日,恰似乌云一般。
它们圆润平滑的山体,是人为造成的,是制度给它们带来了不幸,山体表面砍光树木推平种草,偶尔一簇灌木,远看真不知为它喜还是为它悲哀,癞痢似的。山,因此而没了秀丽和灵气!
美国是西方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私有化程度极高,一切又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美国的土地,除了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战略山、地以外,大部分为州属所有和私人所有。按理山坡种树,保护水土,保护植被,也能减缓旱情,但拥有者认为种树很难见效益,一但山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法律官司缠身!至于水土流失,植被保护,那是联邦国家之事,不是农场主所考虑的。把山体推圆,种草养牛才是首选!
由此看来,中国与美国不一样,我们的青山绿水能留住是多么的傲骄和自豪!山在欢呼水在笑,就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为它们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需要牛肉,但我们更需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