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荒地变公园农舍变客房产品变商品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大茅山童话村看花海品美食、昄大乡溪边村游古道赏瀑布、万村嶓龙山泡温泉住木屋……7月的德兴,就像一幅迷人的风景画,让一拨又一拨的游客趋之若鹜、流连忘返。

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德兴,群山连绵,峰峦重叠,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高达76.2%。德兴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增点扩面提质提挡,实现了农村“荒地变公园,农舍变客房,产品变商品”的华丽转身。

荒地变公园

进入6月中旬以来,气温持续升高,地处德上高速大茅山出口的黄竹山彩虹童话村,数百亩柳叶马鞭草在骄阳下绽放得愈发艳丽。形象逼真的3D壁画,环绕村庄的紫色花海,让游人置身如梦如幻的童话世界。

“这里原来都是坡地,后来年轻人外出打工,坡地大部分都撂荒了,看着真心痛。”年逾古稀的吴炳丁是地地道道的黄竹山村民,见证了村里的发展。“现在好了,撂荒的地都种上了花,还建了游步道,原来的荒地变成了一个大公园。”

按照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德兴市以秀美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在保留乡村原汁原味自然景观、建筑元素的基础上,先后建成了大茅山风景名胜区彩虹童话村、李宅乡宗儒村、香屯街道江村、昄大乡花园村、绕二镇广财山、万村乡嶓龙山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

把闲置的荒地变成了公园,白天游客赏景拍照,早晚村民休闲散步,既改善了村居环境,又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如今,约上三五亲朋好友,就近到乡村旅游景点过周末,已成为德兴人的新时尚。据初步统计,今年1至5月,该市乡村旅游人次超过140万人次,比增26%。

农舍变客房

趁着天气好,龙头山乡石头庄园“庄主”王水林和老伴一道,把客房的角角落落擦拭之后,又把所有的被褥逐一浆洗、晾晒。“有太阳的味道,客人晚上睡得更舒服。”王水林说。

位于龙头山乡陈坊村的石头部落,是德兴市乡村旅游的“名角”。依托合福高铁德兴站的交通便利、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当地别具一格的石头房子,龙头山乡“石头部落”声名鹊起,并于2017年成功获评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景点。

为做大乡村旅游,龙头山乡创新设立了每年20万元的美食民宿创业发展扶持基金。根据扶持办法,如评定为上饶市三星级以上民宿经营户,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最高可获得30000元奖励。

像石头庄园这样集餐饮与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近年来在德兴市发展得风生水起。据了解,该市现有农家乐经营户2438户,其中星级农家乐228家,近3万农民借助乡村旅游洗脚上岸吃上旅游饭。

产品变商品

这几天,忙完工作上的事情,“南瓜哥”艾剑辉总要抽空到村里的南瓜地去走走,看看南瓜的长势,听听村民们对筹备南瓜粿节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并一一记录下来。

艾剑辉是德兴的“网红”。2014年,作为大学生村官的他来到张村乡南岸村后,发现当地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南瓜粿,但多数都是留着自己吃,鲜有走向市场的。能否把南瓜粿做成产业?如何把产品变成商品?那段时间,艾剑辉常常会反复思考这些问题。

有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在经过一年多的微信销售和精心筹备之后,2016年9月,首届南岸村南瓜粿节隆重开幕,活动场景视频一度刷爆德兴朋友圈。这之后,他又进一步改善了南瓜粿的口味,规范了制作流程,统一了包装,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南瓜粿变成了村民致富的“黄金粿”。

和南岸村的南瓜粿一样,搭乘乡村旅游的东风,银城燕大姐的酒糟鱼、黄柏乡的香烟糖、天门村的甘蔗糖、界田村的葡萄等地道的农产品,均成功实现了从产品到商品的蜕变,成了外地游客和德兴乡友馈赠亲朋的首选。

(程志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