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6条深度游线路带你玩转上饶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本报记者

戚虹鸿

在上饶这片山美水秀的土地上,道教文化也有着深厚的底蕴。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道教文化中不免有些已经过时的成分,但仍有部分思想值得学习,如强调人与自然相融相合,人在自然天地间应有积极的作为,不忧天、不畏天,每个人都要用心感受周围的事物,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一次宗教文化之旅,可以看作对诗意山水、梦幻美景的追寻,也可以看作对上饶山水历史人文的追溯,寻找自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姿态。

第一天

灵山

第一天出发前往距离信州城区最近的道文化胜地——灵山,从信州城区驱车前往仅需30多分钟。

在上饶的东北处绵延几十公里的灵山,也叫灵应山,或心灵之山。这座上饶人的“母亲山”被亲切地称作“睡美人”。灵山山脉绵延起伏,共有72座山峰,主峰海拔1496米。《广信府志》称之为“信之镇山”。明朝首辅夏言曾赞美道:“秀水奇山信郡无双福地,佑民护国江南第一名神。”灵山儒释道并存,是典型的一山三教、和谐兼修之福地,也是一处集观光体验、度假养生、运动休闲、宗教朝觐为一体的近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灵山道教历史悠久,始于汉末,鼎盛于唐、宋。灵山是道、佛二教圣地,道家书列天下第三十三福地,是江南地区颇具影响的民间宗教名山。胡昭、葛洪、张道陵、张继元、刘太真、李德胜、松月禅师等人均在灵山结庐修真,收徒传道。

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葛洪遍游灵山,先择麒麟峰结庐传道,因水源不足,后择葛仙峰为址,结庐炼丹,并收徒传道,葛洪著有《抱朴子》一书,推阐仙道。师从葛洪的历代弟子,均以葛洪的神仙之法修炼,兼修医术,为附近乡民治病。葛洪弟子于灵山各处普建道观,收徒传道。

在灵山下的石人殿,每年都会举办庙会,朝拜者络绎不绝,颇为热闹。石人殿拥有庞大的建筑群,气势雄伟,声名远播。

此外,白云观、至德宫也是灵山周边知名的道文化胜地,目前正在进行修复和重建,建成之后将成为道家文化旅游度假体验场所。

第二天

三清山

第二天开车或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三清山景区。

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三清山风景秀美、如梦似幻,其中巨蟒

出山、司春女神、万笏朝天等景点为世人熟知。

三清山道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相传,三清山道教文化开始于晋代葛洪。

据史书记载,东晋升平年间(357-361年),炼丹术士、著名医学家葛洪与李尚书上三清山结庐炼丹,著书立说,宣扬道教教义,至今山上还留有葛洪所掘的丹井和炼丹炉的遗迹。于是葛洪便成了三清山的“开山始祖”,三清山道教的第一位传播者。

三清山距龙虎山仅300里,近在咫尺,传教、化缘的方士来往频繁,联系也极为密切,三清山的教务活动几乎直接在张天师控制之下进行的,彼时山上朝拜之风极兴盛,散居于赣、浙、皖、闽的方士和信徒,每年的八九月份,都要组织香会“一年朝三清,一年朝少华”。山上的道教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

来到三清山要想体验道文化,就不得不提三清宫了。

位于玉京峰北面的三清宫,居少华山龟背石上。地势高爽,背南朝北,总体建筑面积518平方米,周围占地2300平方米。正殿三间两进,就山势而建,前低后高,歇山屋顶,梁柱和外墙均为花岗岩结构。正面有三扇门,中门上挂有青石竖匾,上书“三清福地”四个大字。大门两边刻有“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封”的对联。大殿正中神龛奉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三尊神像,大殿后面是观音堂,中间奉有观音,两侧供有十八罗汉塑像。

眼下,三清山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进行“三清山中国道文化园”的项目建设。该项目将打造世界最完整的道家文化体验中心、世界最具特色的道教文化旅游名片,已被确立为国家、省、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力争三年内项目投入运营。届时,游人可以在这里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并体验道文化。

第三天

葛仙山

第三天驱车前往道教名山——葛仙山。

葛仙山位于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脉;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观九条支脉如九条苍龙,盘旋腾跃,气势雄伟,人称“九龙窜顶”。葛仙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为丰富。奇峰、异石、云海、松涛,与黄山媲美;试剑石、道人石、龙舌池、七星井、仙人足印蔚为奇观。该山相传因东汉葛玄在此山修道成仙而得名,此后葛仙山成为名闻赣、闽、浙的道教圣地。

景区内的最高峰,海拔1096.3米,突出群山之上,清峻奇绝,群峰簇拥,是抒情揽胜的好地方。站在葛仙峰上,可揽四方云山,龟峰、黄岗山、鹅湖山、七星山、独竖尖等,尽在视野之内。在此观看日出云海群山之巅,尤为荡气回肠,极尽壮观。

在葛仙山上,有一座葛仙殿俗称葛仙祠,坐落在葛仙山最高峰香炉峰上,殿长29.2米,宽17米,面积496平方米。殿内有坛,坛上有葛玄行像、坐像各一,有横匾6块。坛下有古井,相传为葛玄所筑。殿门外右侧有三官殿、灵官殿,再由百步阶可通玉皇殿、地母楼、慈济寺、龙池等。慈济寺有罗汉殿、大佛殿,祀如来佛。龙池有岩石如舌伸入池水,为葛玄洗药炼丹处。寺旁有仙井,可供寺僧、香客汲用。现葛仙祠道观与慈济寺僧庙已合为一体,佛道共处,形成一道独特景观。

葛仙祠西北约2.5公里的山坡上有娘殿,祀葛玄之母,东南约2公里处山坡上有爷殿,祀葛玄之父。葛仙祠左山顶,石笋丛列,有巨石如被剑劈成两半,上刻“试剑石”,传说是葛玄试剑处山间还有上马石、下马石、息心岩、仙人足迹、飞升台、洗眼仙泉等古迹。

葛仙山遍山古柏苍翠,风景清幽,每年三月三为朝山庙会盛期,游者如织。春夏之夜,在各峰岭上可观“玉皇灯光”,并向葛仙殿、玉皇楼冉冉游去,民间传说要诚者福者方可一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