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文逸
5月20日下午,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爱驰汽车制造基地,记者见到了一辆外型似太空舱的灰色SUV。经邀请,得到了试乘体验的机会。
这可不是一辆普通的SUV。它没有门把手,只通过掌脉识别感应开门,搭载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和智能化助力器,可实现L2级的自动驾驶,还有叠加式电池包、自动无线充电等“独门绝技”。
作为新造车企业,爱驰汽车在技术和材料上突出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在理念上更强调贴合用户需求。这款车将于明年整车下线,成为首款“上饶制造”的智能电动SUV。如果说,加快汽车产业集聚是上饶经开区打造“江西汽车城”的第一步,那么瞄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引进布局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将成为上饶经开区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关键第二步。在创新驱动之下,造车新秀正成为上饶经开区汽车产业的新兴力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A
取长补短
“智”造基地诞生
2016年10月30日,上饶经开区与上海爱驰亿维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爱驰汽车)签署了总投资133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合作协议,成为当时我市建市以来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
一个上海的汽车公司为何大手笔地选在上饶建厂造车?这还要从双方的“长”和“短”说起。
作为我国首个“骑跨式”高铁枢纽站,沪昆与合福高铁穿境而过,上饶高铁四通八达,又地处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皖江经济带三区交汇处。“通江达海的交通优势对于依赖上万种零部件的整车厂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爱驰汽车品牌公关副总裁金新告诉记者。除此之外,上饶经开区汽车产业集聚效应显现,为形成千亿产业集群打下的三电系统、汽车零部件基地等一系列完善的产业配套设施和成熟的产业工人集群,也是吸引爱驰前来建厂的“长处”。
2016年8月,爱驰团队初次来到上饶经开区,看到这块规划中的土地时,也曾有过疑虑:眼前的这座山谷什么时候能建成一个1200亩的现代化工厂?事实证明,只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从2017年3月28日奠基,6月18日动工,到今年2月28日,爱驰上饶制造基地完成了冲压、焊装、油漆、总装四大车间的基建封顶。
“我们有一个‘亿维制造每周一报’的微信工作群,经开区在建项目七人行小组的成员都在里面,一遇问题及时交流,事情总能迎刃而解,大大提高了效率,这才创造了爱驰速度。”爱驰汽车运营总监吴俊告诉记者,已建成的爱驰上饶制造基地是以工业4.0标准打造的“数字化双胞胎”工厂,同步建设实体工厂和数字工厂。数字工厂呈现数字化平台,将设备数据采集后可以模拟工厂运营的每一个环节,有利于及时进行设备改造,提升产能,还可实现高柔性化、自动化和集成化运营,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型生产基地。
B
优势叠加
造出智能汽车
自“智”造基地诞生后,爱驰汽车就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做智能电动时代最有造车功力的破局者。破的是什么局?“我们要打破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却缺少质优价廉的产品、消费者被动选择的困局。”金新向记者介绍,爱驰700多人的团队中有90%是本科以上学历,博士学历在职5人,待入职4人,硕士在职197人;80%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历。在新技术、新思维的作用下,爱驰研发团队将人工智能、电动化技术运用在制造智能新能源汽车上,已提交专利200多项,其中23项获得授权,研发出了全新的纯电动整车架构MAS平台,并利用大数据提前研判用户群体和需求车型,将智能理念贯穿造车全过程。
吴俊自豪地列出一组数据:油漆、冲压车间自动化率100%,焊装车间自动化率85%,实现了主线自动化率100%和喷胶、喷漆工艺全自动化。MAS平台是全球首个采用上钢下铝车身结构设计的量产车平台,也是国内智能化程度较高的钢铝混合高速生产线,支持多平台、多车型的混线、共线生产。“在此平台上可制造出6种系列车型,实现不同级别车型之间的零部件共享,大大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缩短产品迭代及推出时间。”
记者来到爱驰汽车上饶制造基地这天,恰逢冲压和油漆车间设备进厂。在冲压车间,记者看到,爱驰的冲压车间只占地36000平方米,与传统车企冲压床之间相隔数米迥然不同的是,这里的五台冲压床紧密相连,两边设有更换模具的凹槽,远看仿若一台设备。“我们的冲压车间完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不需要一位工人,不用中途更换模具,全程经由机械手操作,并通过自动化无人搬运车将各个零件运送到不同仓库,大大降低了物流、车辆和人力成本。”爱驰汽车冲压车间设备经理吕礼洲介绍道。
C
“充电”加速
“跑”出汽车之城
“未来爱驰汽车将继续注重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实现每半年就有一款量产新车落地。”金新自信地说。
满怀速度与激情的造车新秀刷新了上饶造车速度,为上饶汽车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以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上饶经开区积极“打造两光一车升级版”,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不断加大对智能生产、智能工厂建设的支持力度,正加速建设新一代智能化汽车综合试验场和汽车特色产业城项目,发展汽车文化、旅游、休闲、运动、检验、测试等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引进传统汽车动力、底盘、车身、电子电器四大系统的零部件项目,着力引进布局一批电驱动系统、整车控制器以及毫米波雷达、机器视觉、地图、摄像头、传感器、通讯、算法、芯片等高新技术企业。
如今,上饶经开区已拥有上饶客车、中汽瑞华、汉腾汽车、爱驰汽车、长安跨越、吉利商用车六家整车企业,建成后可形成90万辆乘用车和31.5万辆商用车的产能;腾勒发动机和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电系统项目正快速建设、投产,四大核心部件完成布局;以中汽零彩诚汽车零部件基地为中心,入驻了一批汽车车身内外饰件等零部件企业,陆续投产为整车企业配套。
离开爱驰汽车项目基地,道路笔直宽广,记者驾车一路向西行驶,在长安跨越、吉利城市商务用车、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挖掘机与后八轮重卡忙碌穿梭,曾经的荒凉山头已被繁忙的工地取代,崭新的汽车集群基地初现规模,一座现代化汽车之城正冉冉兴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