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大中
文/图
教育民生是最重要的民生,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办好基础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之举。近年来,万年县从加强学校基础建设、营建良好上学条件、提升学校师资力量“三个着力”办好基础教育,推进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加强学校基础建设
近年来,万年县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增加校建投入,加强学校基础建设。总投资4个亿,完工了县保育院新建、陈营镇中心小学新建、六〇小学总校新建、上坊中心小学扩建等项目工程建设;万年县第一中学、智慧校园管理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等均已于8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同时,投资400万元的梓埠小学二期工程新建教学楼、投资300万元的苏桥中学学生宿舍楼、投资300万元的南溪中心小学宿舍楼、投资250万元的鲇山小学教学楼、投资600万元的汪家中心幼儿园,以及苏桥乡夹罗小学新建、裴梅镇黄墩小学新建等工程,都将于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该县还千方百计增加教学设备的添置,今年县政府投入2500万元采购电教设备,提升信息化教学条件。
今年秋季开学,县城共新增城区幼儿学位1000个、小学学位3000个、初中学位2000个、高中学位3000个,为有效化解城区学校大校额、大班额拓展了空间。新增农村幼儿学位600个、小学学位2000个、初中学位1000个,为化解乡村中心学校大校额、大班额打下了基础。整合万年第一中学、第三中学和青云中学高中部,实施集团化办学试点,增加城区普通高中学位1000个,有效地解决了万年公办高中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
营建良好上学条件
“能上学”是基础,“上好学”是目标。近年来,万年县教育主管部门在“上学”二字上用尽心思,在着力“让孩子们上好学”上下功夫。
让孩子们方便上学。在学区设置上科学安排,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由县教体局牵头,县规划局、城郊陈营镇和上坊乡、工业园区、县城学校共同论证划定。将城郊陈营中心小学和上坊中心小学划入规划区。区分“学区内户籍、学区内房产、学区内经商、学区内就业”,界定城区入学条件,分别由公安、房管、市监、劳动和园区初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电视媒体和政府网站公示,并由纪委监委监督实施,既防止“人情择校”,又防范“违规托管”,也从源头上遏制大校额和大班额问题。
让孩子们公平上学。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该县坚守住“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的底线,通过在全方位排查、全动员上户、全覆盖落实的基础上,按照“五个一”标准建立了教育资助电子档案,全县建档立卡学生4102人,其中小学2085人、初中994人、高中407人、学前508人、中职86人、特教学校22人。全面落实了高中及中职学生免学费工作,高中阶段共计免学费636人,其中建档学生407人、残疾学生7人、低保户学生222人。中职学校免学费1217人。共发放寄宿生补助389.25万元,6775名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享受到了贫困资助金。发放高中助学金164.28万元,资助贫困家庭高中学生1628人。
提升学校师资力量
该县在2017年招聘316名教师的基础上,今年又招聘了387名教师,其中:全省统一招聘183人,特岗计划招聘100人,单招硕士以上教师30人,归园计划30人,单独高层次教师人才10人,三支一扶支教计划5人,安置定向师范生29人,上报五年制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52名。
同时,在师资培训上花大力气。突出抓了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举办了2017年招聘到岗的307名新教师培训班,自主举办了暑期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邀请知名校长及专家讲学,围绕校长领导力提升、课程建设、课堂建设、组织管理和家校合作等5大专题,对全体校长、220名骨干教师、60名家委会家长代表进行了为期6天的专门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认真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红色家书》诵读以及党纪法规学习考试等系列活动。依托庆祝建党97周年,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依照《万年县教职工大病救助基金管理办法》,为13名患病教师发放救助金70331元。为全县教职工投保了“重大疾病险”,投保金额107660元,投保率达100%。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