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省高考将全面改革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实习生

姜凌

本报记者

贺巍

近日,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江西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公布,从2021年(2018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新生)起,江西高考将发生重大变革。改革将于2017年选择在南昌和新余2个设区市进行试点,试点不和高考录取挂钩。具体的改革内容有哪些呢?

高校招生不再“唯分是从”

据了解,此次改革的实施,使高校招生不再“唯分是从”。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综合素质评价将作为高中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更加注重对考生日常学习和综合素质的考量。

此次改革打破了以往高考“一考定终身”的考试格局,自主选择考试科目可以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外语提供两次考试计划,使一次考试的重要性降低,有利于减轻考生的心理负担。此外,还将缓解普通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逐步实现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鼓励有意向读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前分流,相应减轻了高考的竞争压力。但是,改革后,对高中学校、学生和家长也是新的考验。以前是老师选班级选学生,而改革后将变为学生选班级,选老师。在教学中也将采用选课制、走班制,这将打破以往固定班级统一授课的教学模式,这对高中在管理、模式、评价上也有了新的要求。

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录取挂钩

根据相关文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正式被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体系。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随学随考”、“一考两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考生高考压力。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按照新办法在部分设区市和高中学校试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但不与录取挂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与统一高考录取挂钩。

据介绍,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内容,考试成绩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主要依据。合格性考试涵盖所有科目。等级性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必修和选修内容。等级性考试实行科目6选3,即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其中3科参加等级性考试。

目前,我省已于2016年起执行了本科三批和本科二批合并,今后将进一步减少录取批次,并将根据情况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同时,不断优化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办法。在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上,进一步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制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切实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参加考试提供服务。

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据了解,调整统一高考科目是此次改革中重大的变动。从2021年起,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3科,不分文理科。外语考试包括笔试和听力测试,引导外语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高中学生允许参加两次外语考试,可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2021年起,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共同构成,作为普通本科高校录取的基本依据。高考录取成绩卷面总分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增强了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将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与高校招生录取挂钩。

普通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0-3科),并提前两年向社会公布,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科,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未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普通高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对于符合报考条件并达到普通高校投档分数线的考生,普通高校既可分专业大类(专业)提出优先录取的条件,也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