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甘蔗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朱小毛

秋天到处写满了丰收,大自然总是无私馈赠给人类丰厚的礼物。

二晚收割后,田野高旷。甘蔗搭起密密的青纱帐。甘蔗是自然之子,从从容容。秋风“沙沙沙”的响声,犹如沙场秋点兵,甚是威武、雄壮,让人血脉贲张,激情猛涨,豪气云天。

蔗种是头年秋天选好的,个高腰圆,粗壮、匀称是首先,肉身外面裹着青色的外衣,窖藏在洞里,以防鼠咬虫啮的侵袭。经过一冬的酣睡,第二年春上被主人请出来,外衣虽然陈旧,枯黄干萎。这无关紧要,因为甘蔗依然没有“变心”,倒是甘蔗节上却冒出了一个肉嘟嘟的圆球,那是蔗犍子,这是甘蔗孕育新生命的希望所在。

蔗农把甘蔗一截截从中断开,埋入自家场院的粪堆上,用薄膜罩着,以保持适当的气温。粪堆大多居于牛栏猪圈的一角,与腰身齐高。那是主人清理牛栏猪圈时,从里面耙出来的有机肥,由沤得发酵的稻秆和农家肥组合而成。出栏圈时,热气腾腾地袅娜着缕缕白烟,散发出农家肥独特的味道。

蔗犍子在粪堆里耐心参禅打坐。十天半月之后,掀开薄膜一看,有了新情况。蔗犍子从粪堆里义无反顾地拱出了一尺高的嫩芽。主人要把它移植栽种到地里去了,带到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地以疏松的沙质土为佳,蔗种栽下,蔗农精心伺候,像对待自己的幼儿一样,松土、灌溉、防虫、施肥,样样不能少。蔗苗天天看是一个样,一天不看大变样。它就像铆足劲儿抽苗长个的臭小子或坏丫头,噌噌噌不断地往上蹿。主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千万不能让其受半点委屈,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值。毒热的天,也要帮它松土、上沟、起垄。尤其是炎炎酷暑,甘蔗站成了一人高,呆在里面密不透风,主人身上没有一根干纱,依然忙碌着手里的活儿,停不下来,顾不得歇息。千万不能让甘蔗渴着饿着,到时候长得又矮小又瘦弱,像个发育不良的孩子,瘦胳膊细腿,可是主人的罪过呀。夏季是甘蔗长得最快的时段,一刻也耽搁不得。

眼看着甘蔗从起初的细小、轻瘦、脆弱,在主人的精心的呵护下,一日日变得俊俏、挺拔、丰腴或健壮,像是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抑或青涩姑娘,主人越看越喜爱,待如自家孩儿一般。

喜悦的秋天终究来了,甘蔗林齐刷刷站成一列列一行行。农人劳作疲累之时,双手握着甘蔗,用力一掰,甘蔗便从跟部“嘎嘣”一声,一分为二;或者用锄头从跟部一撅,甘蔗连跟带起。剥去甘蔗衣,用衣袖一揩,大口大口咀啖起来,立马解泛止渴,嚼出的汁水沁甜可口,很是过瘾。就像补充了能量,那种倦意立刻烟消云散,早跑到爪哇国去了。

早先,村里种的都是毛甘蔗,这种甘蔗,壳硬茎小,吃起来虽然较甜,但水分不多,又不脆,经常伤人的嘴。那种坚硬的外壳很容易划破人薄薄的唇皮,咬着特别费劲。通常,小孩子一根甘蔗下来,嘟嘟的小嘴竟然肿大,像个小八戒似的。小孩子对毛甘蔗真是又爱又恨。不吃舍不得,吃了会嘴疼,伤人脑筋。

稻子收进仓后,兀立在田野的甘蔗自然成了易受攻击的目标,恐怕呆不下去了。主人要把甘蔗收回家,我们当地叫做“杀蔗”。名字听起来,很恐怖血腥,有点骇人听闻。其实无非是把甘蔗一根根砍倒。这个时候,全家齐动手,上阵父子兵,大人小孩各有分工。小孩剥掉蔗衣,大人负责砍倒,把甘蔗一捆捆绑好,用板车拉走。若是土质疏松,大人索性连根拔起。一根根甘蔗就像一个个奋起的战士在战场上被对方偷袭击中倒下,连同他们一同守护的水土,被夷为一片平地。当然第二年他们照样会在原地站起,倒下,倒下,站起,年复一年,滋润了人间,苍老了岁月。

驮回家的甘蔗,留给自家慢慢享用,也可窖藏。大部分还是让榨汁机榨出水,尔后熬制成蔗糖。家家户户都用土办法熬制蔗糖,自产自销。甘蔗被机器吃进去,一头吐出蔗渣,一头吐出汁水。汁水倒进大口铁锅,用猛火熬制。若干时候的烧烤,青绿色的蔗水在锅里翻滚蒸腾,渐渐变浓变稠,由液体变成固态,由青色变成红色,在木柴的火光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因最后成型的颜色棕红,我们称之为“红糖”或“砂糖”。

红糖一直占据着乡亲的味蕾,显示出甜蜜的滋味。

结婚上梁过本生(生日做寿)等办喜事时,请亲朋好友吃麻糍,招待客人做糯米实心馃等要用到砂糖配搭;过元宵端午包馃子裹粽子,要用砂糖做馅或醮砂糖入口,才可口。不用说,砂糖在乡村也是必备的家庭一宝。偶有小儿头疼脑热肚胀之时,大人用开水冲一碗陈年红糖水,给小儿喝下,立马能收到止痛之功效。听老辈人讲,陈年砂糖有驱寒生津、和中益肺的效能。有嘴馋的小孩有时便谎称肚子疼,大人也不追究真假,泡上一杯滚热的砂糖水,令其喝下,特别在寒冷的冬天,无疑雪中送炭,浑身发热,寒意全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