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汪珊兰
文/图
5月11日,我市初中、高中、中职学校非毕业年级和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返校学习;5月13日,小学一至四年级学生也开始返校复课。集中复学期间,记者分别走访了市十一小、市六小、市十八小、上饶中学等学校,直击第二批学生返校现场。
防疫措施“在线”
与第一批初三、高三毕业班学生返校场景相似,错峰上学、电子测温、一米社交等防疫措施依旧是我市各学校保障学生安全复学的“标配”。
“终于回到学校了,虽然防疫程序复杂,但安全,我们上学安心,这下爸妈终于放心了。”通过测温通道、递交填好的健康信息表,市十一小五年级学生球球面对久违的校园,背着书包快步向教室奔去。校门外的家长们,则目送着孩子顺利走进校园。“孩子回学校,我们家长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看到学校、老师都这么用心,防疫措施这么周密,我们确实放心了不少。”球球妈妈说。
“先推着行李去消毒,到前面测温,再到各自班级通道登记信息。”上饶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小吴依照老师的指引,有序进入校园。她表示,回归校园大集体,看到老师同学们格外亲切,学校的防疫措施也让她很安心地全身心投入正常的学习中。
记者了解到,开学之前我市各校将无死角消杀清洁、配备教室、防疫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防控提示语全覆盖、路线规划地贴等常规防疫措施全面落实。此外,不少学校还进一步优化了防控预案,小到加装水龙头,大到校园网格化管理,最大限度确保学生在校安全。
5月11日、13日,记者在市六小、市十一小、市十五小等学校看到,每个班级的学生比之前少了一半,同学们身旁同桌的位置空缺着。原来为确保返校学习安全平稳有序,我市各校按照AB班上课等方式,千方百计化解大班额,确保校内防疫安全万无一失。
此外,各校依托“江西省校园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对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身体状况及行动轨迹进行精准摸排。各地教育部门协调公交公司开通了19条定制公交线路,确保学生往返学校闭环管理;协调上饶市蓝天救援队免费对1700余所中小学校进行预防性消杀,确保校园环境卫生安全;市县教育部门会同卫健、公安、市管等部门对各级各类学校返校学习准备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督查、逐校验收,确保返校后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上好“开学第一课”
全市初中、高中、中职学校非毕业年级和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于5月11日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而小学其余年级的学生也在13日奔赴小学,沉寂了一个超长寒假后的校园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从家里到学校不乱跑,两点一线;晨检午检要做好。”“每位学生都要注意自我防护,勤洗手、防聚集,学校很安全,不用过于担忧。”……在第二批“开学第一课”上,防疫是“高频词”。
就读于上饶市十八小的学生小怡一大早来到久违的校园,她和同班同学佩戴口罩分散而坐,全神贯注上好“开学第一课”:老师宣讲了新冠肺炎的典型特征、传播影响以及自我防护知识;老师们还着重讲解示范了口罩的正确戴法、七步洗手法,并教会同学们公共场合的防护要领……“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开学第一课’不是语文、数学等教学课,也不是班会课,而是一堂关于防疫、安全健康的知识课。”小怡告诉记者,她在这堂课上学到了防疫知识,也会努力做好个人防护,好好上课学习。
“开学第一课”,防疫是重点,学生心理调整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疫情期间返校,有点不习惯,一是‘超长寒假’后遗症,二是担忧校园安全,不确定自己能否很好地调整回之前的学习状态。”上饶中学学生小吴坦言,居家学习的方式持续三个月,刚熟悉的学习模式需要再次调整转变,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重新的磨合和挑战。
“复学第一课是防疫课,也是心理课,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校园防控流程的同时,缓解焦虑心理,也以战‘疫’中的正能量人物给他们动力。”六年级班主任徐婷说,“开学第一课”是协助调整学生心理状态的第一步,接下来在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的衔接上,学校也将对学生进行线上教学效果的测试摸底,在此基础上重新调整制订好下一阶段教学计划。
记者走访多所学校了解到,校方表示在做好校园防疫安全工作基础上,多措并举协同家长,做好学生心理引导,细化教学管理,着力打造“学生专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回到规律的校园学习生活,确保校园防疫和复课复学两手抓、两不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