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到清明时节,杜牧的这首《清明》人人传唱。而其诗中所描绘的“杏花村”也成了后人纷纷追寻的一处胜地。杜牧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哪,众说纷纭。全国80多个杏花村也各有千秋,在我们上饶玉山也有一处杏花村,今天就跟着记者一起去揭开玉山杏花村的美丽面纱,畅游信江源头的古村美景。
相关考证
——“杏花村”就在玉山
说起玉山的杏花村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的玉山县委办公室退休干部吴行固。他经过对《玉山县志》等史料的考证,提出杜牧诗作中的“杏花村”就在玉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玉溪杏花村作杜牧”,《玉山县志》中有这样的原始记载。而另几处关于杏花村的记载则分别为:“杏花村在县治西隅,其地临溪多杏花,故名。旧有歌馆酒楼,而舟楫多泊其下,古人诗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指此也”;“蔡家园在县治西隅与杏花村相抵,乃昔人游玩之所”;“旧杏花村,南出玉虹桥上”、“下街由东街三桥头折西直抵玉虹桥前,折北至杏花村,邑之南隅属之”。在县志中当地的地图上,还准确地标明了杏花村的地理位置,方位、界址均十分具体。吴行固告诉记者,纵观全国各地有关杏花村的史料,作如此肯定叙述与具体地域描写的,绝无仅有,所以他认为玉山杏花村就是杜牧诗中的杏花村。
他还指出,唐大和二年(828年)二月,杜牧26岁时,以第5名登进士第,朝廷授官为弘文馆校书郎(九品)。同年十月,尚书右丞沈传师(二品官员,新、旧《唐书》中均有其传记)出任江西观察使,荐杜牧担任江西团练府巡官(九品)。团练是当时的地方武装,既为观察使的幕僚,即团练府的巡官,自然要奉命往全省各地包括玉山去巡差办事。作诗时间与地点是杜牧在唐大和二年(828年)十月到江西任职后的第二年春天,即唐大和三年(829年)清明期间到玉山县巡差路上见到玉溪(亦称冰溪)河边美丽的杏花村时有感而发,在冰溪杏花村成诗,故题目是“玉溪杏花村作”,后被留于玉山府库被编入志。这不仅有至今仍存的《墓志铭》、《唐才子传》、《玉山县志》等文本证据为证,而且有玉山县至今仍存的冰溪、玉虹桥、蔡家园、千年银杏树等现址、旧址、遗址实物实地为证。
探访旧址
——聆听时光的故事
传说中的杏花村究竟在哪?我们沿着地图上的标记,寻访古杏花村。沿着冰溪河畔,从高铁玉山南站出发仅3分钟车程,就到了杏花村旧址,最醒目的标志就是古城墙。从史料记载来看,玉山老县城四周被围墙所围,形成一个独立的整体,南至冰溪河,北至县后山,东至小东门,西至大西门,全长七里。现在城墙内外的看到的民房都属于杏花村的地盘,而杏花村的村名则一直沿用到了清朝,如今村妇洗衣的位置在千年前也许就是游客们停船的地方。
顺着古城墙而行,前方可见一城门,据考证这就是古杏花村出城的主要城门,名叫“杏花门”。过“杏花门”后,顺着玉虹路往城南方向而行,可见一弯细水穿城而过,可见杏花桥旧址,如今只可见用红石砌成的小石格,其他痕迹均已湮没。
过了杏花桥就是古杏花村旧址,这里是玉山县城繁华的商贸区,唯有从县人民医院内的仅存两棵古银杏树依稀可见古杏花村的影子。这两棵高耸入云的一株位于医院内二科病房旁,另一棵位于医院大楼门口。二科病房旁的银杏树足足要有三人才合抱得起来,堪称“树王”。“
古代人称医生为‘杏林’人士,这两棵银杏树也成了我们医院的象征。”医院里的医生们也非常珍惜这两棵银杏树,还给它们挂上了保护牌。
寻觅新景
——天人合一满目春
古杏花村充满神秘,玉山新建的杏花村景点也大有看头。沿着城墙一路东行,就来到了东南门公园,新建的杏花村景点就坐落其中。村中有西路口广场区块、南门亭廊组合区块、东门浮桥广场区块、江心亭区块、杏花村落场景区块组合,建有河堤驳岸、园路铺装、园林景观、绿化亮化、仿古建筑等,与冰溪河上游的金沙溪景观大桥、冰溪河对岸武安山顶的武安楼遥相对应,组合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天然画卷。
信步村外,河边细柳垂入冰溪,河滩上卵石错落星散。勤劳的村妇在溪边盥洗衣裳,调皮的孩子则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村头河甸上生长的马兰头、水芹菜更是成了前来春游人们的意外收获。
漫步村内,青石板、小绿地、江心亭边的池塘和那或红或紫的各种鲜花组合图案,与那盛开在错落有致的绿草丛中的小花,与村中的泥瓦屋、绿树、水景相映成趣。推开一扇扇木门,恍若打开一段旧时光,古朴的村民们在这里春耕夏种秋收冬息,安享田园之趣。
春日融融,携家带口,在这里赏美景、放风筝、进野餐自然是极好的;细雨濛濛时,共撑一伞,感受江南烟雨,更是别有一番诗意。来吧,在休息日、假日或在晚霞后的傍晚、或在第一缕晨曦出现时,漫步杏花村,一定能让你找回曾经的“乡愁”……
(吴德强
记者程慧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