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方小荣:打造防疫“安全岛”温情守护16位老人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8:00量体温,10:00播放宣讲视频,14:30消毒,15:00反馈情况……一张时间表成为了玉山县南山乡敬老院的疫情期“作战图”。从大年三十起,58岁的院长方小荣主动放弃休息,在该县民政局指导下,实行封院管理,为集中供养的16位老人打造防疫“安全岛”。

筑牢敬老院的“防疫墙”

庭院公共休息区里,方小荣拿着体温测试仪,来到早起的86岁聋哑老人李义登面前,细心地帮他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并比划手语对他说:“体温正常。戴口罩可以阻隔病毒传播,最近是防疫特殊时期,如果身体不适或有啥事,就告诉我们,我们去帮你办。等疫情结束了,咱们再好好组织活动,一起热闹热闹。”李义登老人听了,不停地点头。方小荣笑着对记者解释道:“跟聋哑老人说话都要打手势,连说带比划,反反复复好多次才能沟通成功。”每天早晚,在敬老院都会出现这样温馨的场景。方小荣对集中供养的16位老人逐一进行体温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才放心离开,去开展别的工作。

“现在每天和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勤洗手,戴口罩’。”方小荣说,老年人免疫力弱,是易感染的高危人群,但是他们对疫情信息知之甚少,平时得反复宣传。就像要求戴口罩,开始时好几位老人百般不愿,有些老人更是直接将口罩扔到一边,气冲冲地表示戴起来麻烦,觉得闷得慌。“我们只得像哄小孩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和他们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和戴口罩的必要性。”方小荣说,经过耐心解释,最终,老人们都自觉地戴上了口罩。现在,“勤洗手、戴口罩”已成为全院老人的共识和习惯。

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从年初一起,敬老院实施封闭管理。看到平时敞开的大门突然紧锁,不少老人很是懊恼。“平时都允许外出,春节外面人多又热闹,为何不让出门?”个别急性子的老人更是扬言要用石头砸锁。“经过一番劝说解释后,老人终于明白自觉遵守各项规定,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别人,才不闹情绪了。”方小荣说,虽然目前取消了聚集性活动,但老人戴口罩可以在公共活动区域自由活动。

从往年看,春节期间是老人感冒的一个频发时段。疫情期间实行封闭管理后,养老院暂未出现老人感冒的情况。虽然疫情期间严禁院内老人外出,谢绝院外人员进入,但是敬老院巧用微信视频等方式,为亲属探视和爱心人士捐赠提供方便,牢牢筑起敬老院的“防疫墙”。

有温度的防疫“安全岛”

“7日体温监测——范乃水36.3℃,陈长春36.4℃,李昌国36.2℃……”在方小荣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笔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全院老人每天体温监测的数据,另一个笔记本,则记录着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每天都会为老人测量一次体温,个别体弱的老人则测量两至三次,同时还密切留意是否出现咳嗽、乏力等症状。只有将这些繁琐的工作做细做实,才能尽可能地避免遗漏。”方小荣说完,走出外面拿起一瓶消毒液,倒出两瓶盖至地拖桶内兑上清水,和护工陈水仙拿上拖把逐一清洁老人的房间、走廊和厨房。“房间、走廊和厨房每天都要消毒清洁一次,而每隔3天,还会用稀释的酒精进行消毒。”

“方院长每天在院里忙里忙外,他对我们悉心的照顾,让我感觉到就像儿女在身边一样。”84岁的陈长春老人说。“这次肺炎疫情,刚开始听说我们老人是容易感染的人群,我还有点怕。后来看到他们每天都给我们消毒、量体温,感觉一点都不怕了。”李昌国老人表示。

据了解,方小荣带领敬老院工作人员从正月初二开始一直坚守在岗,通过轮班的形式,实现24小时值守,不论何时,只要老人一声呼唤,就会有值班人员前往查看,及时解决老人遇到的各类问题。不少爱心人士还送来了慰问品,防疫工作人员每天耐心细致地向每一名老人进行知识宣传,院里的厨师每天变着花样改善老人的饮食,从而缓解院内老人的紧张焦虑情绪。对一些有听觉障碍的老人,工作人员边说边比划,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疫情,安定他们情绪,从而自觉做好个人卫生,积极配合防御工作。

“我是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党员,在目前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希望尽可能多地陪陪他们,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方小荣说,尽管比平时忙,但看到每个老人都健健康康,自己就感到很开心。

(陈新平

本报记者

齐小龙

任晓莉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