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弋阳县民政局棚改干部戴满意带着对工作深深的眷恋和遗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他重病期间,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心系工作,牵挂“一江两岸”二期(北岸)棚改征迁,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把工作看得重于一切、高于一切,他对工作深沉和内敛的爱,深深地感动着该县的棚改干部和“一江两岸”的百姓。
带病坚持工作一心扑在棚改上
今年58岁的戴满意,1976年参加工作,2008年从该县福利院调至民政局救灾股工作,2016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他为人老实本分,不善言辞,但对工作却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今年6月,他被查出患上过敏性紫癜,从南昌治疗回来之后,他立刻返回单位上班。当时正逢雨季,连日的暴雨让弋阳遭遇了2008年以来最大的一场洪灾,该县在逸夫小学和二小设置了2个救灾物资临时安放点,要求24小时有人值班。戴满意带着初愈的身体立刻投入到为期一周的值班当中。
7月22日,戴满意的身体再次出现不适,检查后发现又患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赴南京住院治疗13天后,医生建议其休息1个月再工作。9月3日,戴满意病假未满,又返回到他所挚爱的工作岗位上。这时县里刚刚召开“一江两岸二期”(北岸)棚改工作动员大会,该县民政局领到了16户拆迁任务。由于戴满意之前参与过两期棚改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也积累了大量的棚改经验,局领导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参加,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毫不犹豫地接下了任务。
由于棚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干部要能吃苦,工作要认真、细致且有耐心,经常要“5+2”、“白+黑”地上户反复做工作。戴满意在工作组主要负责资料对接、核算补偿款的工作,这项工作更要求细之又细,还要往返奔波于棚改办与拆迁户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症状是胸闷、气短、走路乏力、免疫力低下,再加上早已老花眼的他,每天要比常人花上很多倍的时间,研读棚改相关政策、关注棚改微信群的最新动态、来回奔波于棚改办与拆迁户家中等等,这对于原本带病工作的他来说有些力不从心。但戴满意自己从未抱怨,也从未向组织提出过要放弃,一直任劳任怨、默默坚守在棚改一线。
很多征迁户白天不在家,所以工作组经常选择晚间上户工作。9月18日晚,戴满意一组约好了晚上上户,同事体谅他,说来接他,但他不愿麻烦人家,坚持自己走着去。五六百米的路程,他走走停停花了半个多小时,累了就在人家门口的台阶上坐一会,又继续走。那天晚上,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拆迁户终于同意签订协议。签完协议,他回到家时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妻子不理解地说,你都马上要退休了,还生着病,这么拼命,你为了什么?他说,这是我的工作,单位需要我,我必须得做好。
病情恶化住进ICU仍然心系工作
妻子见劝说无效,只有求助在南昌工作的女儿,让她打电话向民政局领导请假。棚改期间,戴满意发过两次高烧,局领导让他在家休息,但他身体稍稍好点后就又坐在妻子开的“满意超市”里,核算补偿款。妻子和女儿聊天时,悄悄拍下了这段小视频。女儿劝父亲好好休息,不要逞强,也没能让戴满意停下工作的脚步。
9月22日晚上,戴满意病情突然恶化,家人连夜把他送到南昌二附医院,后又从南昌转到南京做透析。在南京的十几天,戴满意大多待在ICU重症监护室里,尽管病重,但戴满意依然通过手机与拆迁户进行沟通,和领导汇报工作。9月26日晚,他向局长汇报工作时,言语中透着深深的遗憾:“因为身体的原因,恐怕不能完成上级交付的拆迁任务了。”
10月10日晚,戴满意从南京返回弋阳治疗。11日上午,局领导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他,他当时肺部已严重感染,呼吸十分困难,嘴上挂着呼吸机,见到同事们后他非常激动。他拿下呼吸机第一句话就是汇报手头上拆迁户的情况,短短几分钟的汇报,让戴满意难受了半个多小时才稍稍平复。
10月13日凌晨2点50分,戴满意离开了我们。县领导、同事们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向他致敬、为他送行。
戴满意走后,他的女儿戴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面对父亲的突然离去,戴菲多次失声痛哭。记者了解到,戴菲2011年江西师大研究生毕业后考入南昌市新建县一中任教,受父亲的影响,工作也是极其认真负责,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评价。戴满意走了,但他对党、对工作的热爱,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陈丽华
/图
本报记者
杨小军
/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