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男子状告公安局民警真情解难原告羞愧道歉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只一个多小时,原本怒气冲冲、横眉冷对的许某此刻却满脸歉意,拉着民警的手笑着说:“我明白了,真不好意思,我居然这么浑,又麻烦你们了,你们帮我嫂子安排得这么好,真谢谢啊!”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幕温情如画的警民情居然发生在人民法院的诉讼法庭上。

其实这是一起由“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引发的,原告就是许某,而被告则是铅山县公安局。本来,老百姓与行政机关打官司,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对等会导致矛盾显得很尖锐,难以调和。然而,只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辩论协商,随着双方在和解协议上签字确认,握手言和,一起原本棘手的行政诉讼便得到了圆满解决,连参与调解的法官都连称少见。

小叔子将嫂子遗弃在信访局

民警处置公安局成被告

2月27日上午,铅山县河口镇60多岁的徐老太太被人遗弃在该县信访局大厅的座椅上,目光呆滞,泪流满面。县信访局也因此只得暂停工作。很快,接到报警的民警赶到现场。调查取证后,民警会同河口镇政府工作人员一同将徐老太太安置回村,而遗弃老人的许某也很快被民警传唤至公安机关。

经询问,许某对自己将嫂子遗弃在信访局的行为供认不讳。随后,许某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被拘留了的许某满腹“冤屈”,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实在没办法才将嫂子遗弃的,而且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并没有给谁造成什么影响,公安机关拘留自己是“不对的”。于是,在被执行完拘留后,他没有多想多问便向人民法院提请行政诉讼,想要以此洗脱“罪名”、讨要“说法”。人民法院也依法受理了他的诉讼请求,并择日开庭审理。

老太命运多舛生养7个子女

无人赡养遭弃

经过民警调查发现,年事已高的徐奶奶可谓是命运多舛。自己是个聋哑人,年轻时嫁人后生养了5个子女,后与前夫离婚再嫁,便不再与前夫家有联系,之后又生养了一子一女,但儿子失明残疾,女儿患有痴呆,均没有生活自理能力。雪上加霜的是,徐老太太又得了偏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生活愈发困难。然而更不幸还在后头,2014年徐老太太的丈夫在重病一场后离开人世。自此徐老太太生活更加困顿,两个孩子又无力赡养老人,只能靠着政府低保和丈夫的4个兄弟轮流接济勉强维生。

而小叔子许某3年来也一直全力尽着自己的本分,照顾着孤嫂。直到今年2月,生活一时难以为继的许某心急如焚,没有过多寻求帮助的他以为“走投无路”,无奈之下草率鲁莽地将嫂子遗弃在县信访局大厅,后来的故事也由此发生。

多部门出击妥善安置好老人

解决赡养问题

铅山县公安局在依法将许某行政拘留后,鉴于事件的原委,深知工作远未结束,处罚不是目的、为民没有终点,铅山公安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后续工作。

在收到铅山公安的情况通报后,河口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抽调相关部门人员成立工作组,会同派出所全力妥善处置徐老太太赡养问题。民警与工作组人员先后通过电话沟通、上门走访、召开协调会等方式,与徐老太太及其子女就老人的赡养问题进行协商处理。3月14日,徐老太太的7个子女都深刻认识到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同意承担起这份责任。鉴于老人的家庭情况比较复杂,7个子女均认为送老人到社会养老院赡养比较合适,费用共担。随后,家属达成一致意见,7个子女最终签订赡养协议,共同履行赡养义务。

3月14日下午,民警尽心尽责,与工作组人员一道,又积极主动帮助老人联系好养老院,并陪同徐老太太及其子女到养老院实地参观体验,全家人都十分满意养老院的生活环境和赡养条件,马上就办好了相关手续,让徐老太太入住。自此,徐老太太的赡养问题得到了根本、妥善的解决。

办案民警严格执法真情解难

原告羞愧道歉

5月18日,庭审如期到来,在外打工的许某回到铅山作为原告提出了自己的申诉观点。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给谁造成影响,所以公安机关处罚自己不妥,应给予撤回。公安机关应诉代表当庭指出许某违法行为的实质,及其导致相关单位无法正常工作的事实,许某顿时无言以对。

随后,公安机关应诉代表告知许某,经过当地党委、政府及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许某的嫂子徐老太太现已送至养老院妥善安置。同时,公安机关应诉代表对其之前赡养嫂子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并真诚地告诉许某,当地党委、政府和铅山公安绝不会让如此心酸的事延续下去,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也要坚守道德底线,如有实际困难,可以寻求多种正规渠道,争取政府的帮扶。

听完这些后,许某如同做梦一般呆怔在原地,此刻的许某真是又高兴不已又羞愧难当,他没想到政府和公安机关不仅安置好了嫂子,还将今后的赡养问题都一并解决了,而且还对自己之前赡养孤嫂的行为给予了认可。

“再没有心结了,心里通了,谢谢你们,不好意思了……”激动的许某多少有些语无伦次,溢于言表的复杂情绪最终都化作释怀的笑容,他紧紧握着公安机关诉讼代表的手也久久不愿放开。

(本报记者

杨小军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