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欢
4月11日下午,市民肖女士致电本报新闻热线称,当天上午她在饶城书院路的一座移动公厕内,发现里面的照明灯遭到了人为破坏。肖女士表示,公厕给大家带来了便利,爱护它是我们每一位市民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大家都能提高公共意识。
随后,记者从市环卫处了解到,为了缓解市民街头如厕难的问题,环卫部门分别在城区各主次干道、人流量大、人员密集的路段设置了57座免费公厕。然而,这些给市民提供方便的公共设施,却频频遭遇“黑手”。为此,环卫部门呼吁广大市民自觉爱护公共设施,如果看到有人肆意破坏可以向相关部门举报。
市民:公厕设施频频遭遇黑手
肖女士对记者说,她家住在水南街,每晚吃了饭后,她都要和丈夫出门散步,有时会到书院路的公厕上厕所。“那天去上厕所的时候,发现里面黑漆漆一片。由于有台阶,一不小心就有踩空的危险,很不方便。”肖女士说,“后来听说里面的照明灯被人打坏了,希望大家为了自身与他人的便利,做到爱护公共设施。”
在采访中,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早上都要到云碧峰森林公园爬山,好几次在途经书院路时,看到有出租车司机在接公厕的水洗车。“公厕里的水源本来是供市民洗手和保洁人员整理卫生用的,但是这些司机为了占‘小便宜’,把车开到公厕门口,私自接水洗车。”陈先生说,另外,他还发现森林公园附近的公厕,被人破坏严重,“那里的水龙头、门板都不见了,我认为这样破坏公物实在不应该,也不文明,更不道德”。
“刚刚打扫干净的厕所就被弄得一片狼藉,我觉得这十分对不起保洁师傅的辛苦清扫。”市民蔡先生对记者说,有一次他到白鸥园附近的公厕上厕所时,看到有人上完厕所后不冲厕、纸巾乱丢,他认为,要解决公厕现状,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提高市民文明意识。“只要有了文明意识、公共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告别不文明如厕的行为。”蔡先生表示。
走访:设施损毁市民如厕不便
4月13日,记者来到白鸥园附近的公厕。公厕附近有不少商户和居民小区,人流量很大,公厕使用率很高。在女厕内,记者看到,一扇门的把手遭到了人为破坏,还有的纸巾盒里提供的卫生纸被随意丢弃。
接着,记者先后来到五三大道、市人民医院、森林公园等周边的公厕走访。“这里的水龙头没了,洗不了手。”从五三大道的一座公厕出来的李大爷抱怨道。据李大爷介绍,不久前,这里的公厕改造一新,前来上厕所的人,都感觉非常好。可谁知,如今水龙头被偷了,“真不应该,连公厕的水龙头都要偷。”李大爷说。
在森林公园附近的一座公厕,记者看到,女厕洗手台上的一个水龙头也不见了。走进厕所,记者还看到,两扇门板被破坏,丢弃在一边。“这都是被人故意破坏的。不仅这里,市人民医院后门处的公厕更是设施被盗、损坏重灾区,经常是头一天才换上新的水龙头,第二天就被偷了。”说起这些事管理员直摇头。
环卫:呼吁广大市民爱护公物
据市环卫处公厕管理所负责人介绍,目前城区共有57座公厕,其中包括6座移动公厕。“以前的公厕大部分建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内部设施陈旧,且部分出现破损。2014年以来,市环卫处开始对这些公厕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比如说对公厕的内外墙体、水电、化粪池和排污管网重新改造,将原来的通槽式改成独立蹲坑脚踏水阀式,逐步完善公厕的硬件设施。”该负责人说,然而,一部分市民的陋习,让这些设施很受伤。
“主要是一些临街以及农贸市场周边的公厕被破坏严重,基本上一个月内我们要更换30多个水龙头、五六个水箱,还有一些公厕的门板经常被踹坏,几乎天天都要维修门板。”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市民如厕还十分不文明,有的人把手纸随意扔在纸篓外,也有的人将烟头在门板上弄灭,导致门板上留下被“烫伤”的印迹等等。为保证市民能有个舒心的如厕环境,环卫部门一旦发现公厕设施被损坏,就会当天进行维修,做到“日检查、日汇报、日抢修”。“在我们加强管理的同时,也需要市民来共同爱护和维护这些公共设施,希望市民能积极参与到监督维护中来,如市民看到有人破坏公厕设施,可以拨打8223539进行举报。”该负责人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