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弃疾笔下的上饶是个啥样?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辛弃疾对上饶一往情深。他在上饶的信州、铅山隐居了二十二年,留下了不少对上饶深情向往、热情颂扬的词作。

第一,在他的笔下,上饶的田园风光拥有纯真的自然美。其《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却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快乐,流露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他将简单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等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乡村恬静的美,感受到上饶的“大美”。

第二,在他的笔下,上饶就是故乡,就是他心驰神往的地方。其《鹧鸪天·博山寺作》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厌弃官场、决意归隐的稼轩,自从认识了上饶,便下定了隐居上饶、“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的决心。词中“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表达了他对上饶博山寺一带自然风光的眷恋,表达了他心托松竹花鸟、守君子之志的意向。

第三,在他的笔下,上饶的农村秀美、百姓勤劳。这在《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中得见:“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此词作于他四十二岁、被罢官落职之时,他闲居带湖时常往来鹅湖游赏。“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这是何等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他认为上饶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头,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荠菜花中。他用自己的“闲”,衬托出农家的“忙”,把一幅江南春耕图景生动形象地勾勒了出来。

第四,在他的笔下,上饶人说话好听、令人陶醉。这从《清平乐?村居》中得见:“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该词的精华是“醉里吴音相媚好”。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第五,在他的笔下,上饶就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地方,民风好、风景好、意境好。这在《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得见:“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喜草堂经岁,重来杜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青山意气峥嵘。似为我归来妩媚生。解频教花鸟,前歌後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该词写了作者重回田园,见到秀美田园风光时的欣喜之情。作者喜欢这山中风光,见到花歌鸟舞、云水来去十分欢欣。作者以酒圣诗豪自居,以主宰山水自许,表现出他的豪迈。

第六,在他的笔下,他与上饶“相看两不厌”。这在《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得见:“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当中最令人欣赏的是那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词人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人与青山互观互赏,互猜互解。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是“美美与共”的“天下大同”。

第七,在他的笔下,上饶

“飞流万壑”,来上饶有“高山流水觅知音”之感。这在《洞仙歌》中得见:“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第八,在他的笔下,上饶的雪景冰洁美丽。这在《念奴娇·和南涧载酒见过雪楼观雪》中得见:“兔园旧赏,怅遗踪、飞鸟千山都绝。缟带银杯江上路,惟有南枝香别。万事新奇,青山一夜,对我头先白。倚岩千树,玉龙飞上琼阙。莫惜雾鬓风鬟,试教骑鹤,去约尊前月。自与诗翁磨冻砚,看扫《幽兰》新阕。便拟明年,人间挥汗,留取层冰洁。此君何事,晚来还易腰折”。

第九,在他的笔下,上饶是个总能找到乐趣的地方。这在《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得见:“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第十,在他的笔下,上饶的“宜居”环境非同凡响。这在《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中得见:“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洪迈《稼轩记》载:辛弃疾在带湖建了一所很宏大的私人别墅,在新居右侧,建了上百间的房子。左侧开辟了“稻田泱泱”,还余下十弓的空地,“意他日释位得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而命田边立亭曰植杖,若将真秉耒耜之为者”。洪迈的记述与该词不谋而合。该词告诉我们:别墅设于东冈,窗户全部面“带湖”之水而开,“云山自许”的雅致得到抒发,“行钓”同“种柳”的喜好得以落实。居有竹、梅、菊、兰相伴,表现了词人的生活情趣,更喻指词人的为人节操。

第十一,在他的笔下,灵山与众不同、气势雄伟。这在《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中得见:“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

该词通篇描写灵山的雄伟景色,但它不同于一般描写山水之作,极少实写山水的具体形态,而是用虚笔传神写意。词人惊叹:“大自然的美是掬之不尽的,置身于这千峰竞秀的大地,仿佛觉得此中给人的是雄浑、深厚、高雅、刚健等诸种美的感受,好像在读一篇篇太史公的好文章,给人以丰富的精神享受。此中乐,乐无穷!”在作者心目中,灵山结庐,美妙无穷,油然而生一种在此长居的打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