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是夏季最受人们喜爱的一项运动,既能享受水的清凉,又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塑造体型,可谓健身娱乐两不误。但是公共游泳场所就像一个大染缸,不管什么类型的人都往里面挤,于是带进去了大量的病菌。市民在游泳时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让这项运动更加健康。
改善心血管功能
据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李耀平介绍,心血管系统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心脏、肺和负责将吸入的氧运送到肌细胞的血管。游泳时要克服水的阻力需要动用较多的能量,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大。坚持长期进行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运动性增大,心肌收缩有力,安静心率减慢,每搏输出量增加,血管壁增厚,弹性加大,心血管系统的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游泳时人体处于平卧姿势,水对皮肤的压力又形成一种按摩作用,因此,肢体,尤其是下肢的血液向心脏的回流比在陆地上直立状态下容易。而且水的阻力使肌肉难以像陆地上那样进行爆发式用力,这些特点非常适合中老年人进行锻炼,既能增强体质,又不容易因运动过于激烈而发生意外。
水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难以压缩性。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00余倍,人在水中受到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在空气中。这就是初学游泳者在水中感到呼吸困难的原因。由于胸腔和腹腔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增大,这就迫使呼吸肌用更大的力量进行呼吸。所以经常游泳,可以增大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塑造健美的体型
李耀平告诉记者,经常观看游泳比赛的市民都知道,游泳运动员的身材圆润、修长、比例适当。想要通过游泳达到减肥的目的,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坚持足够的时间,并且持之以恒。如果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到游泳池悠闲地游一下,当然不会有什么作用。
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可以比其他运动让更多的肌肉群参与代谢供能。因为在水中游泳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游泳又是周期性的运动,长期锻炼能够使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都得到提高。游泳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即柔韧性的改善。这使得人们由于年龄限制而不能从事其它体育活动时,仍然能够继续游泳。由于游泳时身体活动的范围较大,定期进行游泳活动的人都会变得更加灵活和柔软。而且,正确的游泳技术要求肌肉在收缩用力前先伸长,这种运动方式有利于不断地提高柔韧性和力量。
谨防耳道、皮肤炎症
据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姚立军介绍,市民游泳通常选择在泳池内进行,公共游泳池换水的成本高,水体不够清洁,游泳的市民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
游泳时,泳池水入耳是造成外耳道炎的常见原因,所以耳朵护理很重要。如果游泳之后耳朵进水,就必须即时进行干燥处理。首先,头倾向一侧,以便水从耳道流出,轻轻向各个方向拉扯耳垂,帮助积水流走。如果还有残留的水,可以使用吹风筒吹干。注意,确保风筒的温度保持在低温冷风状态,且应该距离头部10余厘米之外。
另外,高温和潮湿可以加速细菌和真菌的滋生,游泳池也就成了温床,充斥着大量的细菌病毒,所以很容易出现皮肤过敏。如果你对游泳池水中的氯过敏不是很厉害的话,最好不用什么药膏之类的东西,游完泳只要用温水最好是偏热一点的清水仔细地将身体冲干净,轻微的过敏很快就会好。如果稍微厉害一点,可以吃一点脱敏药。
忌饭前饭后游泳
姚立军提醒,许多市民游泳的时间通常选择在晚饭前后,这样也是不健康的。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正确的做法是游泳后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再进食,否则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久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在户外泳池因受日光曝晒,所以采取一些防晒措施也必不可少。长时间曝晒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阴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披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些防晒霜。
游泳后,应即用软质干毛巾擦去身上水垢,滴上氯霉或硼酸眼药水。同时,做一些拉伸运动,以避免肌群僵化和疲劳。(本报记者
韩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