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两周的时间,此时除了考生,更紧张的要数他们的父母了。对于大多数的考生家长来说,在功课复习方面恐怕帮不上什么忙,复习最后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高强度的学习十分消耗体力和脑力,为保证复习效果,家长应该做好考生的后勤工作,照顾好考生的身体健康。记者采访了两位高三学生家长和去年全市文科高考状元朱攀及其母亲,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关注天气增减衣物
“今年雨下得比较多,我们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天气变化,提醒孩子增减衣物,生怕她感冒。”上饶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汪倩雯的母亲郑女士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气温还不稳定,白天热,晚上冷,昼夜温差大,夜里还突然下了好几场暴雨。
郑女士告诉记者,她给女儿选择的衣服以宽松舒适为宜,如选择棉、麻等能吸汗的布料为佳。女儿是走读,每天坐公交车上下学,早上的时候她都会要求女儿多穿一件外套去学校,临近中午感觉热了再脱掉。女孩比较爱美,但是她要求女儿去学校尽量不穿裙子,因为裙子保暖效果不如裤子,而且活动起来也不方便。
上饶县中学的高三学生邹倚天的母亲戴女士告诉记者,对于男生的穿着,她主张不宜过于时尚。同时不要穿太紧的衣裤和鞋子,这样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复习时会出现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吃好三餐无需进补
“虽然学校为高考生提供了营养餐,但吃久了,还是觉得学校食堂菜色有些单调。”据朱攀回忆,去年高考时,他还是婺源天佑中学的住校生,考前那段时间,因为压力比较大,他的食欲不振,每天显得有气无力。为解决这个问题,他的父母就一天三餐要么将饭菜送到学校,要么带他出去吃。
朱攀的母亲告诉记者,虽然带小攀出去吃饭,占用了小攀一部分学习时间,但学习效率有明显提高,精神也比较振奋。在饮食方面,朱攀母亲建议,不要认为孩子消耗大,就给孩子吃大鱼大肉,甚至搞一些进补的药材,要注意的是食物的荤素搭配和均衡饮食,讲究食物多样性,让孩子吃得开心。按时按量有规律进食,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清淡,忌过分油腻食物。特别提醒考生家长,注意饮食卫生,还有就是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采访中另外两位家长也表示,没有特意给孩子进补,只是在一日三餐菜品的种类上下功夫。
朱攀母亲告诉记者,家长要注意不要在孩子吃饭的时候讨论学习的事情,那样会影响孩子的消化,从而影响情绪和学习。吃饭时最好要细嚼慢咽,如果消化不好或拉肚子,就会影响考试状态了。
休息场所安静舒适
据郑女士介绍,他们一家居住在饶城滨江东路,生活环境安静,虽然临街就是马路,但是女儿房间窗户是双层的隔音玻璃,关上后基本没有什么噪音。考前,他们夫妻也尽量减少亲友互访,避免接待客人的嘈杂声音和杂乱的环境影响女儿复习。
关于睡眠时间,郑女士告诉记者,“开夜车”是难免的,但是要保证女儿的睡眠质量,尽量不吵到她。勤换床单、被套,让女儿睡得干爽舒适,是他们唯一能做到的。
朱攀告诉记者,他建议考生按照高考两天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作息时间,一般情况下是提前培养睡觉的习惯,一门考试结束后,脑力消耗很大,需要适当休息。好好适应一下,午休时间也得规划,考试毕竟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情。
适当运动放松身心
据邹倚天的母亲戴女士介绍,他的儿子在上饶县中学住校,每天晚自习放学后都会到操场慢跑几圈。儿子说这样可以帮助他放松大脑。长时间的集中精力学习后,大脑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这个时候到户外慢跑,可以舒活一下筋骨,调整一下紧张的神经,同时身体也得到了锻炼,有效避免了神经衰弱。不喜欢跑步也可以选择做做广播操,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身体。
据朱攀的母亲介绍,朱攀在高考第一天,考完语文、数学的那天晚上,就拒绝复习第二天的考试和班里几个同学相约去球场打球,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回去睡觉。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抛下负担才有了第二天比较好的发挥。朱攀自己也称,第二天考试状态很好,精力也显得出奇地充足。但这个方法也不适用于所有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放松身心,大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但不要太过劳累。
(本报记者
韩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