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谷雨采新茶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陈新平

四月飞花,布谷点瓜。枝上嫩芽,初吐芳华。4月19日谷雨时节,恰逢周末,我们头天晚上就赶到老家住,准备谷雨这一天上山采摘更多的时令谷雨新茶。

谷雨谷雨,“雨生百谷”——下雨的雨;稻谷的谷。这个时候,下雨的次数多,而稻田里的那些小秧苗啊、农作物,最需要雨水的滋润。喝饱了春雨之后,这些谷类植物,才能够茁壮成长。“谷雨谷雨,采茶对雨”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了采茶时节:“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采制春茶的最佳时期,此时的谷雨茶,经过雨露的滋润,发育充分,叶肥汁满,汤浓味厚,远比清明前的茶耐泡,且营养丰富,香气逼人,喝起来口感醇香绵和,有通全身不畅之气,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因此,每年谷雨这一天,不管是什么天气,老家的乡亲们都会上山采摘茶叶,好客的母亲小心储存谷雨茶留着招待客人,平时自己都舍不得喝。

我的老家在美丽的三清山下,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风景。谷雨时节,因为春雨绵绵,更是春色撩人,丰沛的雨水“滴滴答答”接连不断,奇花异草,欣欣向荣,山上山下处处都是那样的春意盎然。昨天白天阳光正好,晚上又稀稀拉拉下了一夜透雨,天亮了,雨也停了,明媚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特别惬意,张大嘴巴深深呼吸,觉得空气都是甜甜的。沿着山间小路登上老屋后背山,站在高高的山冈上,更觉心旷神怡。春风拂面摇晃绿树,听到的是漫山遍野绿海泛波声响,我用手抚摸一棵棵茶树,好像看到嫩绿的茶芽齐刷刷朝我露出鲜活的笑脸。

爱人是采茶能手,她在十七八岁时,是村里有名的采茶姑娘,并和同村的女孩三五成群,相约着前往几百里路外的江西婺源茶场,远走他乡开始了采茶赚钱的快乐时光。结婚以后,她也没有放弃老本行,坚持每年上山采茶自用,赠送亲友。

今年的茶树长势特别旺,此时的茶叶经过一夜的生长,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再加上晨露的滋润,更显得俏丽动人。我虽然看不见,但自家茶园里的茶树长的怎么样?我已经摸了几十年,心里自然清清楚楚。我放下小竹篮,手脚并用,顺着茶树枝触摸,大拇指与食指不停地采摘茶叶,边采摘边用后面其他三根指尖将采摘到的茶叶挪到手心,直到手中的茶叶抓不住了,才会顺手将两大把茶叶摸索着放进脚跟边的小竹篮里。不到两个小时,小竹篮就装满了鲜嫩的茶叶,兴冲冲提回家。85岁的父亲一看可高兴了,拿来木杆秤一称,好家伙,竟然有4斤多嫩叶,可以制成1斤多成品新茶呢。

谷雨采茶,以独芽或一芽一嫩叶为佳,一芽两嫩叶也可。独芽茶,外形或扁平或如针,直挺,碧绿,煞是好看;一芽一嫩叶的茶经过冲泡,叶如旗、芽似枪,如古代的猎猎旌旗,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的茶泡在水里,则像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谷雨茶,以其色泽、香气、口感,与春分茶、清明茶同被视为茶中珍品。

这些茶叶知识,我是从品茶师傅那里得知,更多的是母亲言传身教。母亲从小就经常跟我们说,要想茶叶品质好,价钱高,就要从采茶这第一步开始认真做好,我视力障碍,采摘茶叶完全凭借手感,以前是为了生计,哪怕是下雨刮风也要戴一顶竹斗笠,披一块塑料布在身上,双手在雨中与茶叶轻轻触摸采摘,裤腿湿了,衣服湿了,双手也是湿漉漉的,有时冷得直打哆嗦,但一想到采茶能赚到零花钱,可以添置一件渴望已久的新衣服,或者是能买到一双能穿两三个夏天的凉鞋,心里暖暖的,手上也特别来劲。如今我和爱人一道上山,摸索着采摘茶叶,完全是寻找田园生活的乐趣。采摘的茶叶因为细致而显得鲜嫩,少了粗叶,多了细腻。我就是喜欢这种感觉,喜欢用双手抓起嫩叶的柔软和那淡淡的茶香。

制作茶叶是一个精细活儿,需要好几道工序,待到香喷喷的茶叶出锅,已是晚上十点多。我迫不及待拿起茶杯,放入几片谷雨新茶,冲上开水,瞬时屋内茶香宜人,细细品尝,久久不能入眠,耳畔若隐若现晚唐著名诗僧齐己那首《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

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

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