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家住市米兰春天小区的李女士来电反映,称她全家人在炎热的天气里,老感到口干舌燥,每天的饭前饭后,均以喝汤为主。李女士问:夏季喝汤有什么好处?夏季喝什么汤好?煲汤要注意些什么?为此,记者采访了徐氏中医徐绍萍中医师。
为什么夏季要多喝汤?
徐绍萍介绍,高温时,人体为了散热,一天的出汗量可以多达3至10升。从理论上讲,人体在每流出和蒸发汗液的同时,能从身体带走很多的热量。然而,在人体所流出的汗液中,除约99%为水分外,还会排出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以及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对于人体都是极为珍贵的。
另外,汗液中还含有乳酸、尿素、氨、氨基酸等含氮物质,大量流汗还会造成人体内过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C、B1、B2等流失。由此可见,人们在夏季的营养补充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喝汤”恰恰是补充肌体亏耗的好方法。
夏天喝什么汤好?
绿豆汤:绿豆汤可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另外,绿豆汤中还可以加入少量冰糖食用,更加好喝。冬瓜汤: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养胃生津。同时冬瓜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皮肤洁白如玉,润泽光滑。银耳百合汤:银耳百合汤有滋阴,润肺,养颜,暖胃的功效,长期饮用银耳百合汤,可以达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的作用。
同时,徐绍萍还给市民推荐了两种汤:萝卜汤是冬季保健食品的首选,但是夏季喝萝卜汤也是有好处的,有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利大小便等作用;丝瓜汤:丝瓜性寒凉味甘甜,有消暑利肠、去风化痰、凉血解毒、通经活络、行气化瘀等作用,还可治疗大小便带血。另外,丝瓜还是消雀斑、增白、去除皱纹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容剂。
什么人适合喝什么汤?
体胖者适合在餐前喝一碗蔬菜汤,既可满足食欲,又有利减肥。体型瘦弱者多喝含高糖、高蛋白的汤可增强体质。孕产妇、哺乳女性以及老人、小孩可在进食前喝半碗骨头汤,补充身体所需的钙。注意,骨折病人不宜喝骨头汤。月经前适合喝性温和的汤,不要喝大补的汤,以免补得过火而导致经血过多。
徐绍萍特别提醒广大市民: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这些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喝汤的时间怎样把握?
徐绍萍说,饭前喝汤有益健康。俗话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吃饭时,食物经过口腔、咽喉、食道最后到胃的,这就像一条通道,等于将这条通道疏通了以便于干硬的食物通过,而不会刺激消化道黏膜。
中午喝汤不易长胖。早、中、晚哪一餐更适合喝汤呢?午餐时喝汤吸收的热量最少,因此,为了防止长胖,不妨选择中午喝汤。而晚餐则不宜喝太多的汤,否则快速吸收的营养堆积在体内,很容易导致体重增加。
煲汤常犯哪些错误?
加水少。人们在煲汤时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是加水不够,导致中途加水,影响汤的风味。一般情况下,煲汤时的加水量应至少为食材重量的3倍。如果中途确实需要加水,应以热水为好,不要加冷水,这样做对汤的风味影响最小。
煲太久。煲肉汤,时间以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为最佳,既能保证口感,也能保证营养。如果是炖骨头汤或猪蹄汤,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要超过3个小时。
乱加“料”。不少人希望通过喝汤进补,因而在煲汤时会加入一些中药材。但不同的中药材特点各不相同,煲汤前,必须通晓中药的寒、热、温、凉等性。另外,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中药材。比如,身体寒气过盛的人,应选择当归、党参等性温的中药材,但体质热的人吃后可能会上火。
早加盐。有些人认为早点加盐可以让盐完全“融入”食材和汤中,提高汤的口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因为盐放太早会使肉中的蛋白质凝固,不易溶解,也会使汤色发暗,浓度不够。盐放得晚并不会影响汤的味道,反而还能使肉质保持鲜嫩。
汤大沸。煲汤时,开始时应该先用大火将汤煮开,然后转为文火煲汤。因为大火会使肉中的水分流失过快,导致其口感变差。控制火候以汤微微沸腾为好。
(本报记者
蒋学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