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郁鑫鹏
多年前,我省在竞技体育领域提出了一个“奥运会届届见金牌”的口号,但是自2016年里约奥运会刘虹夺金之后,2020年东京奥运会江西具备争金条件的项目和人员目前仍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不过,一个叫李诗沣的18岁南昌籍羽毛球运动员在10月13日的表现,让人不得不对江西羽毛球东京奥运会的夺金征程充满遐想。10月13日,李诗沣在第三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中战胜印度选手获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了一枚金牌,也开创了江西羽毛球竞技运动的新历史。
青奥会羽毛球项目只设单打比赛,而且一个国家只允许派一名选手征战。记者了解到,第二届青奥会的羽毛球男单冠军、中国队的石宇奇,如今成为国家队重点单打选手,国家对其寄予的期望不亚于林丹、谌龙。拿到青奥会冠军之后,李诗沣说:“青奥会冠军是我一个很好的起点。未来,我还是会从训练开始,成绩是与训练分不开的。回去后,我要从零开始,每一节训练课都全力投入。”他坦言要继续努力,取得世锦赛和奥运会冠军。
长期关注江西羽毛球运动的读者,对李诗沣获得这枚青奥会金牌,除了惊喜、振奋之外,或许会联想到“厚积薄发”“脱颖而出”等词汇,会因为江西羽毛球运动形成的项目集群现象而对“李诗沣们”的涌现充满信心。
作为江西体育“小巧水”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羽毛球在一定程度上曾属于江西的优势项目。1984年,江西的钱萍在第10届尤伯杯比赛中获得冠军,成为江西羽毛球运动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熊国宝第14届、第15届、第16届汤姆斯杯“三连冠”。全运会男子单打刘军夺得第三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何汉斌获得混双铜牌。
不过,在何汉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省羽毛球后备人才流失严重,导致队伍青黄不接,江西羽毛球运动陷入一个“低谷”。
2011年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以后,我省出台新政策:凡是参加江西省级别赛事的选手,必须在江西注册,此举迅速堵住了人才流失的“缺口”。目前,在省羽毛球队长期训练的运动员百余人。考虑到教练员人数少、水平有限等原因,我省羽毛球“曲线发展”,那就是省体育局和解放军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解放军队每年从我省年轻运动员中特招一批队员入伍,用部队的经费、技术为江西培养优秀选手。每年全省羽毛球锦标赛前三名,我省也都派到解放军队参加轮训。几年下来,解放军队已经建成江西羽毛球后备人才库。双方的合作还有,一个季度两队之间要进行一至两次互访式的教学比赛、训练,这让江西运动员增加了与国内高手过招的机会,增强了实战经验。此外,我省加大力度输送优秀选手入选“国家阵容”。江西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松涛告诉记者,目前我省赵俊鹏、吉淑婷(女)、张艺曼(女)、李云(女)4名队员进入国家羽毛球一队,李诗沣、叶浩坤、任程鸣、戴望(女)、陈念祖(女)进入国家羽毛球二队,另外还有4名队员在国青队训练。
“国字号”队伍里有这么多江西籍羽毛球运动员,这也是江西羽毛球运动前所未有的现象。要知道,数年前,我省仅有何汉斌一名队员在国家队训练。“在国家队集训的江西籍队员数量全国靠前,或许只有江苏等少数几个省的在训队员会超过江西或相当。”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训练科负责人这样对记者说。
有了好材料,好菜上桌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近年来,我省的这些“希望之星”在一项项大赛中不仅个人“扬名立万”,还不断刷新江西羽毛球运动的新纪录,将羽毛球项目打造成江西竞技体育充满希望的一个“高地”。2015年的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上,南昌小将赵俊鹏在先失第一局、第二局最大落后分差达到6分的不利情况下实现大逆转,赢得男子单打冠军。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女子团体决赛,江西羽毛球运动员同样上演先丢两分、随后连下三城的情景剧,战胜夺冠呼声最高的对手摘取金牌。这2枚金牌,之所以被人们热议,不仅因为这是江西体育代表团羽毛球项目参加历届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取得的最好成绩,更因为它们打破了此前长期由二三个省“瓜分”羽毛球所设12枚金牌的局面。一位业界人士称:“江西羽毛球长期以来是追赶别人的脚步,从现在起也立起了自己的‘山头’”。
我们看到,2016年全国羽毛球单项锦标赛上,赵俊鹏获得男子单打冠军,创造了江西羽毛球男单选手在该项赛事上的历史最好成绩。2018年韩国羽毛球公开赛上,赵俊鹏以27∶25、21∶9淘汰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位的丹麦名将安塞龙,尤其是第二局只让世界第一拿到9分。
今年以来,我省羽毛球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获得3个亚军、2个冠军,在国内高级别的赛事上获得3个冠军,而这国内外的5项桂冠都与李诗沣有直接关联。一是他为我省首次捧回全国羽毛球冠军赛男子单打冠军,二是他在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甲组男子单打中夺冠,顺利获得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青年奥运会的资格,并最终取得青奥会男子单打的冠军。2018年羽毛球亚青赛混合团体中国队夺冠,李诗沣作为第一单打赢下对手为中国队拿到关键一分。另外,李诗沣在全国青年羽毛球锦标赛甲组男子团体的比赛中建功,为江西羽毛球首次摘得男团金牌。这个金牌意味着继2015年首届青运会女团摘金之后,江西男团也登上“高峰”。
一项运动项目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让“金字塔”更高更尖,需要扎实而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江西羽毛球运动显然已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是尤为可喜可贺的地方。
在羽毛球项目上,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者紧密结合、推进迅速、效果明显的地域当属瑞昌了。瑞昌羽毛球“一县一品”发展战略自2017年启动以来,进步迅速。2017年,瑞昌市人民政府与安徽和氏天羽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推动瑞昌市体育运动项目“一县一品”发展战略的合作协议》,同年7月15日江西首个甲级羽毛球俱乐部在瑞昌成立。随后,瑞昌和氏国际羽毛球学院正式成立,江西省青年羽毛球队“落户”瑞昌。今年,由田厚威、柴飚、米元小春、田中志穗4名世界冠军和范梦艳、乔诗峻2名全国冠军坐镇的江西瑞昌羽毛球俱乐部队获得2018年中国羽甲联赛冠军奖杯,意味着瑞昌羽毛球俱乐部成功晋级2019-2020赛季中国羽超联赛。这是江西历史上第一支羽超队伍。“有了羽超队伍,江西的运动员或将获得更多以赛代练的机会,江西的孩子也有更多在家门口学习取经的机会,同时可以营造更好的羽毛球运动氛围。”专业人士这样说。
去年,瑞昌第五小学成为瑞昌和氏国际羽毛球学院“羽毛球进校园”活动的试点学校,目前全校4960名学生和193名教师全部掌握羽毛球操,并在一至五年级各成立两个羽毛球特色班。学院委派6名教练员为学校先后选拔出年级队、校队,每周固定接受羽毛球系统训练的学生超过100人。经过江西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与羽毛球学院的共同努力,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共同将羽毛球四级联赛纳入今年的赛事计划。羽毛球四级联赛是在全省大学、高中、初中、小学里开展的校际联赛,是我省首创的自主IP赛事。“将小学生联赛作为四级联赛的突破口,两到三年时间让小学生联赛参赛队伍扩大到1000所学校,2万名学生参赛。”
瑞昌和氏国际羽毛球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有了一批尖子选手,有了厚实的群众基础,人才培养和储备、项目梯队建设便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中。数据显示,我省羽毛球运动员布局名额200名,但是近年来我省每年参加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的队员600多人。最近一个省运会周期内,各地注册羽毛球运动员的人数达700多人。
国手有了,项目集群有了,俱乐部有了,学院有了,群众、观众也有了,江西羽毛球的春天还会远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