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全力助推江西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江西日报
-->

金风送爽,硕果飘香。9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到赣就“落实教育部支持江西把半数左右省属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江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开展调研,并在南昌理工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寄语全体新生。

两位院士寄语全校师生:要坚定理想信念,锻造坚毅的品格,练就过硬的本领,努力成长为新时代的专业精英,以青春奋斗勇担时代重任,用智慧精彩人生书写绚丽无悔的青春华章。

南昌理工学院诞生于1999年,壮大于国家改革发展之际。20余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欧阳自远院士希望同学们成为有理想懂坚守、有学识敢作为、有责任能担当的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材。

“推进‘双一流’高校的号角已经吹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接力棒,传到了同学们手中,你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李培根院士说,南昌理工学院科学规划学科专业布局,凸显特色发展;注重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培养质量;大力实施人才兴校工程,彰显强校战略;搭建科研产业对接平台,科研成果转化卓有成效,成为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沃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南昌理工学院的师生将在注重交叉融合、紧贴实际的学习中,打牢基础,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该校理事长邱小林教授勉励新生:一要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要将理想与祖国发展、人类需要联系在一起,传承好“南理人”的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肩负起“强国一代”的责任和使命。二要求得真学问,练就硬本领,争做创新开拓者。要脚踏实地潜心钻研,为前行积蓄力量,以优秀前辈为榜样,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探索。三要胸怀感恩心,融入新时代。要始终拥有一颗爱国之心,常怀报国之情,强身健体德行天下,成就更美好的人生,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风景这边独好,今朝更胜往昔。8月24日,教育部、江西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大会在南昌召开,会议宣布部省共建江西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会后,省委教育工委向教育部推荐介绍了南昌理工学院等院校的办学特色。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对南昌理工学院等院校的办学水平表示肯定,鼓励学校在创一流路上继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南昌理工学院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建成中西部地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高地、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的培训高地、职业院校培根铸魂的育人高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高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高地,集中发力,为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提供江西经验、作出“南理”贡献。

南昌理工学院前身为江西航天科技专修学院,2001年4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本科高校,正式定名为南昌理工学院;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8年被教育部命名为国防特色学校。学校主动对接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66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等九个学科门类。

南昌理工学院建校之初,学校创始人就把各类教育教学杰出人才的引进工作放在第一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8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30%以上。学校专任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5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学校坚持以专家治校、专家治学、专家治教的理念,校级领导中,有博士10人,教授11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教授受聘为学校荣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是南昌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各专业带头人均为高级职称,具有20年以上教学管理经验和优秀教学经历者担任。

近年来,南昌理工学院科研能力显著提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全国重大研编出版项目1项;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余项,省部级以上立项600余项,国家专利500余项,教师共出版专著和教材160部,发表学术论文2769篇,其中中文核心197篇,被SCI、EI、ISTP和CSSCI收录202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邱小林教授表示,新起点、再出发,学校今后将继续秉承“科学、求实、厚德、创新”的校训,坚持“航天科教

兴我中华”的办学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把学校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而不懈奋斗,为国家经济建设应用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均由南昌理工学院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