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化解易地扶贫安置点新痛点

2022年03月10日 10阅读 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23期

易地扶贫搬迁,是稳脱贫、促振兴的有力举措。当前,各安置点社区均设立基层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不少社区有物业公司参与日常管理,有的社区还设置了楼栋长,细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大部分搬迁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不过,半月谈记者在多地走访时也发现,仍有一些治理盲点给安置点社区带来困扰。

安置点社区产生三大治理盲点

时下,一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人口上万,有的社区相当于镇的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不仅需要安置点做好硬件保障,还对其治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户籍居住“两张皮”,衔接不畅是痛点。一些易地扶贫搬迁户反映,搬迁户举家迁到安置点后,受原有户籍限制,新社区对其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太行山区某搬迁户告诉半月谈记者,搬到安置点后,有时办事需回村里开具证明,为了一纸证明,往往两地奔波,“有时候跑几趟都办不成事”。

西部某市基层干部反映,现在社区管理最大问题在于大量搬迁群众没有转户籍。“按照现行的政策是原籍管理地和林,新社区管理房和人。这样一来,容易产生集体资产划分难题,也对后续宅基地腾退等事项造成影响。”

为何衔接不畅?中部地区某安置点干部坦言,居民来自不同村庄,部分居民人来了数据没来,工作不好开展。

——社区管理跟不上,安全保障有难点。在大别山区某安置点,房前屋后、花坛空地上种满蔬菜,部分搬迁户门前堆满杂物,有的搬迁户乱搭乱建。有搬迁户反映,安置点装设的监控摄像头一直没有通电,成为摆设。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安置点除了社区失管,其整体配套也比不上城市商品房小区。对于社区相关配套的支出,有的安置点的社区管理组织和迁出地的村级组织互相推诿,出现“两不管”的尴尬局面。汉江流域某市4个移民搬迁社区都反映群众的物业费收不上来,社区的基本运转主要还是依靠镇、县财政拨款。

安置点社区的安全同样出现治理难点。在西部某市一跨区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当地干部和群众直言,当地只有一个派出所,易地扶贫搬迁让当地人口翻了一倍,但警力没有匹配上,治安管理向好存在难度。

——移风易俗要时间,融入新环境存堵点。搬迁群众进城入镇后,打破了原有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相互之间不了解,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尚需一定时间。半月谈记者走访发现,与此前农村的分散居住有很大不同,安置点社区内居民居住紧密,各家生活习惯差异较大,一些事情处理不好容易导致邻里关系紧张。

大别山区某安置点一名搬迁群众告诉半月谈记者,安置点部分搬迁户红白喜事都回老家办,新安置点也没有场地空间配套设施,有的搬迁户过年也要回老家。

解忧点、疏堵点、破难点、化痛点

移民搬迁户从村庄到社区的转换,考验基层干部的治理能力。受访干部群众认为,针对当前安置点治理方面存在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应以建为先,强化建章立制,健全社区组织管理和自我服务体系;以疏为要,通堵点、解难点,强化解难题的精准性;以保筑基,完善保障机制,夯实安置点治理的基础。

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增强群众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基层干部认为,可在城镇集中安置区实行城市社区治理,在农村集中安置区实行乡村社区治理。把安置点小区管理纳入社区管理模式,特别要配齐配强安置点小区的管理和服务机构,引导搬迁户参与社区治理,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各类管理制度,督促搬迁户搞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防止“脏乱差”及“乱搭乱建”现象。统筹做好搬迁户教育、医疗、养老、身份归属等工作。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刘建生等专家认为,可充分利用节日、群众聚会活动等契机,增加居民彼此之间信任,构建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

优化社区服务格局,精准“绣花”服务做好后续文章。在安置点完善社区信息系统,畅通沟通机制,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为搬迁群众提供物业、就业、养老、调解和文体服务。

部分搬迁户建议,完善安置点社区的红白理事房等特殊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社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移民提供良好宜居的生活环境和氛围,提高移民的生活满意度。基层还建言,健全移民搬迁社会保障机制,衔接好搬迁群众农民和新市民“两种身份”、迁出地和安置地“两种利益”,积极推动搬迁群众在安置点真正落户。

加大人性关怀,形成共治合力。安置点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同时,可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云南曲靖上善社工组织负责人吴赞平认为,社工组织在促进搬迁群众融入社区中起到积极作用。她建议,有关部门从资金、项目等方面加强社工组织参与安置点建设的力度。

目前一些安置点存在孤寡病残特殊群体,需给予更多人性关怀支持。云南会泽县民政局副局长赵平建议,在安置点的后续管护方面,各部门形成合力,加大管理者参与者的组织培训,提升人性关怀水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