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洁
通讯员
代小军
文/图
阅读提示:职业经理人寇金果回乡创业,把桃树上无人关注的桃胶精加工后,卖向全国。
荆门人都知道屈家岭的桃好吃,其实这里还有桃的延伸产品——桃胶。
9月18日,阳光明媚,荆门果臻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寇金果家后面的晒场上堆满了正在晾晒的桃胶。
远远看去,一颗颗桃胶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走近了,可以看到桃胶有黑、红、黄三种颜色。
寇金果蹲在地上,用工具翻动着桃胶,时不时拿起一颗对着阳光看一下。“主要是看看水分蒸发的情况。”寇金果说。
翻动桃胶,检查水分,初筛颜色……寇金果的动作非常娴熟。很难想象他曾经是一名职业经理人。
2009年,由于父亲生病需要人照顾,在深圳工作的寇金果辞职回到屈家岭管理区,接管了父亲的70多亩桃园。
虽然从小看父亲种桃子,但是真到自己上手时,他才发现看和做是两码事。为了学技术,他买来大量的书籍,不懂就问,问了就试。他还喜欢跟着商贩到处参观,他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果园,还出现在各种桃制品企业……
“要了解一个行业,最快的方法,就是参观学习整个产业链。”寇金果说。
2015年,寇金果发现广州街边的甜品铺里有种甜汤特别受欢迎。“这不是桃胶吗,我们那里树上好多,大家可不觉得这是宝贝。”有一次喝了甜品后,寇金果惊讶地发现所谓的甜汤精华——桃胶,就是老家桃树上分泌的疙瘩,常常被认为是桃树生病的特征,并不招人喜欢。
一份桃胶甜品20多元,里面只有几颗桃胶。甜品铺老板说桃胶贵,不敢放多。寇金果看到了商机。
“桃胶就是桃树树干上自然分泌出来的固体天然树脂,有很多功效。”寇金果说,《本经逢原》中介绍:桃树上胶,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疮黑陷,必胜膏用之。《本草纲目》中介绍:桃胶能和血益气,治下痢,止痛。
回家后,他试着采收自家桃园里面的桃胶,70多亩桃园桃胶产量并不大。于是他开始在屈家岭大大小小的桃园里收购桃胶。
“当时屈家岭已经有收购桃胶的商贩,但基本都是收了卖原料。”寇金果说,调查市场后,他发现桃胶也有品级划分,好的桃胶一公斤可以卖到200元,品级差的桃胶一公斤才卖20元,足足差了10倍。
市面上桃胶主要有三种颜色,以黄色为最好、红色次之,最差的就是黑色。而桃胶刚分泌出来的时候呈粘稠液态、胶水状,后来慢慢干燥凝结成为浅黄色、半透明的固体颗粒。
“最开始我并不知道出现红色和黑色的原因。”2016年,寇金果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黄桃种植班,专家告诉他,桃胶如果遇见雨水,颜色就会慢慢变深,从黄到红,最后变黑。
得知原因后,寇金果开始人工对桃胶进行分色。效益虽然好一些,但是人工分色非常耗时,如果接到大一点的订单,很难在短期内完成。
“虽然桃胶易储存,收购时间长,但是精细加工不跟上,还是不能卖出好价。”寇金果说。
随后,寇金果购买了分选机、打磨机等设备,并在摸索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生产流程:收购回来的桃胶先晒干(烘干)——用分选机分出大小——色选机按照黄、红、黑分拣——再打磨——人工根据形状分拣——包装上市。
有了加工能力,寇金果逐步与屈家岭管理区、河南、安徽一些桃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了收购合同。2019年,他收购了近10万公斤桃胶。
原料充足,寇金果准备大干一场。去年,他注册了公司,还在阿里巴巴、“一亩田”等电商平台开了店铺。
“桃胶收购季节是7月到11月,销售一般是从11月到第二年6月。”寇金果说,由于疫情,不少去年收购的桃胶没能在价格最好的时候销售,所以去年全年收益仅6万余元。
今年,雨水太足,桃胶品质一般。寇金果说,他已经开始谋划如何拓展桃胶市场。“目前,零售市场里都是桃胶、皂角米、雪燕一起搭配销售,所以我也想尝试一下。”
“现在人们都重视养生,桃胶今后的市场行情应该会越来越好,桃的周边产品也很值得尝试。”谈起未来,寇金果信心满满,他还想把果农当柴烧的桃枝做成工艺品,进一步开发桃周边产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