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苏纹葆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99年风雨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孔就焕然一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新中国建立,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到抓革命促生产,从改革开放到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建立“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奋斗历程,以及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有力地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如今社会的伟大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中国共产党诞生99周年和迎来100华诞之际,结合学习毛泽东诗句和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有些感悟体会。

一、初心是立党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用西汉末年学者刘向的名言:“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民心”,即为民之心。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党开展了“守初心、担使命”主题教育,这很有必要。不忘初心、守住初心,还要自觉在言传身教中践行初心。我们今天脱贫攻坚,就是让天下最底层的困难群众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准,这也体现了立党的初心。

习近平曾引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利民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执政党,就是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样我们党才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

二、自信是力量的源泉

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是党的行动力量的根本源泉。只有全体共产党人都信仰一致,我们就会形成无比强大的力量。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是毛泽东在23岁时的誓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无数革命先烈对共产主义的自信成就了中国革命的成功。

自信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也是我们的精神脊梁。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一个信仰问题。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信仰。早年我们党尚无具体革命实践经验,共产主义就是我们的远大理想,现在依然未变。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深入,我们在心怀远大理想的同时,将目标调整得更加具体,更加贴近实际,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正如习近平讲到的“装点此江山,今朝更好看”,我们的目标就在眼前。这是党的自信,也是每个共产党人的自信。

信仰是力量之源,靠单个之智不足为治,靠匹夫之勇不足为强。习近平曾引用:“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坚不可摧。一个支部、一个团队也是一样。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作为共产党人,就是要信仰不动安如山,要注意修身、修心、修德。信念不坚,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关键时刻就会摇摆不定。

三、自强不息的奋斗,是共产党人的基本本色

(一)共产党人要有勇于奋斗、不惧牺牲的血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无数先烈前赴后继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血性,为理想就是要有一股拼命三郎的较真精神,年轻一代要敢于到基层实践的风浪中去砺炼。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们要敢做疾风巨浪中的飞舟。共产党人就是要不屈不挠地带领身边的群众自强不息地奋斗。有了初心,有了信仰,再增添一点血性,我们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扛起带领人民建设祖国的重任。

(二)共产党人要有持之以恒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凡事“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对全党的要求,也是对我们共产党人的要求。前进的道路上会有许多艰难险阻,如突如其来的疫情开始时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但不能被一时困难所吓倒。面对困难要沉着应对,我们要善于持之以恒面对各种艰难险阻并勇于迎难而上,也更需要不断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更新提升永无止境,同时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的奋斗历程也将永无止境,共产党人带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永无止境。

(三)正确对待主动作为与奋斗结果的关系。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主动作为跳起来摘桃子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但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来分析指导事物的发展,要循序渐进,带领人民群众有的放矢谋发展、求进步。

(四)立志耕耘,必有收获。一名共产党人的收获目标,应在于他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要把职位和基本生活条件当成为社会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平台,而不是公权滥用或谋取私利。对于荆门市国库集中收付中心的每一位共产党员来说,就是要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要尽量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争当服务标兵、理财能手,时刻提醒自己要“警心、正行、守廉、担责”。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近年来,荆门市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党支部深入开展“八有”团队创建,即有勤勉的工作态度、有主动的担当意识、有顽强的拼搏精神、有谦恭的服务姿态、有严谨的理财作风、有精准的政策水准、有超前的创新理念、有跨岗的合作风范。引导干部职工对标对表,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深入调研、精准谏言、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工作抓铁有痕、踏石有印。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面对事业,胸怀一颗矢志不渝的奋斗之心;面对岗位,恪守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之神;面对服务,怀揣一腔忘我奋斗的奉献之情。全身心投入到国库集中收付工作中,克服了许多工作难点,获得了红旗支部、优质服务窗口等荣誉,2019年还获得了国务院的嘉奖。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我们要时刻看到别人的长处,善于取经学习;要痛惜自己的短板与不足,让自己能扬长避短。要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避免自满。古人云:“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严格的要求,也许让人偶尔感到很委屈,但大爱有益成长,溺爱实之有害。

最后用习近平总书记两句用典加强自勉:

第一句是:“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意思是:实践调查的越多就知道的事理越多,知道事理越多,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更加准确更能快捷地达到目的。也就是“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第二句是:“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意思是:干事业,产生于谋虑,要有良好的蓝图、计划和工作方法;成功于实干,要有从具体细节着手、脚踏实地地去务实做事的良好的作风;失败于骄傲自满,傲必成为众矢之的而受到群殴。所以做事要高调,做人一定要低调。你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永立不败之地。

(作者系荆门市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党支部书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