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
通讯员
鞠强忠
阅读提示:近日,荆门本地智能装备供需对接暨“好产品·荆门造”工业产品服务活动成功举办,生产企业、采购企业深入交流,推介好的“荆门造”产品。埃斯顿、泓润智能等企业与新洋丰、钧恒饲料、荣屹昊、鄂中生态等企业现场签约。活动结束后,不少企业继续对接,寻求合作空间。
6月10日,本地智能装备供需对接暨“好产品·荆门造”工业产品服务活动,在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举办。
六月的雨,平添凉意。企业代表,满怀热情。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60名企业代表来到亿纬动力展厅,参观公司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通过电子屏幕观看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听公司在荆门成长壮大的故事,多有感触。
“我们经常听说亿纬动力,今天有幸近距离了解。没想到电池应用这么广,没想到企业比我们听说的还要厉害!”京山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的代表说了两个“没想到”。
“我们有90台新能源车,其中,有30多台车使用亿纬电池。从2018年购买到现在,使用已经有一年多了,几乎是零故障,亿纬的售后做得是比较好的。”荆门公交集团副总经理丁兆斌现场推介。
湖北泓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隗勇,上台演示了他们研发的机器人。泓润智能针对肥料企业研发的自动装车系统,可替换4个人工,半小时装车40吨。目前,已经通过拆跺测试,接下来将完成车辆定位测量、码垛等,预计7月完成所有测试。
看完隗勇的演示,在场的好几家复合肥生产企业代表找到隗勇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呀!每年春播、秋播,都是肥料发货旺季,总为缺装车人手犯愁。装车劳动强度大,愿意干的都是年纪大的人,但现在人越来越难招了。”他们当即邀请隗勇带他的团队去企业对接交流。当天活动现场,泓润智能分别与湖北鄂中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荣屹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湖北荣屹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机器人行业十多年,四年前,开始与泓润智能合作。据荣屹昊总经理史登昊介绍,公司以前主要用国外的产品,与恒隆集团湖北唯思凌科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后,发现其产品稳定性不错。2017年,恒隆集团来荆门投资建设湖北泓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发展机器人智能化产业,双方在家电领域合作较深,如TCL的包装线、格力空调生产线的自动化版块等。
“我们落户东宝,2019年10月份投产。前期对接过一些企业,今天这种供需对接会,是第一次参加。在这么多企业面前集中展示我们的产品,效果非常好,希望政府多举办这样的活动。”隗勇笑着说。
当天签约的还有另一家智能装备生产企业——埃斯顿(湖北)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在充分对接的基础上,埃斯顿分别与湖北省荆门市钧恒饲料有限公司、宜昌新洋丰肥业有限公司宜都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埃斯顿入驻我市更早,已与湖北京山轻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湖北)有限公司、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广泛开展合作。
“近年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在市内多家企业上岗。每次供需对接活动,我们都参加,不光是为了推介自身,也是为了争取一个同行探讨的机会。这样的平台,不管是生产方还是采购方,交流都是很轻松的,也更容易发现需求。”埃斯顿副总经理黄圣表示。
“一直以来,新洋丰非常重视与荆门本土企业的合作,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我们加大了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2016年最开始和埃斯顿合作时,我们也有担心。尝试购买了两台,使用后,感觉质量不比别家差,价格比别家还低一点。更关键的是同本地的机器人公司合作,售后服务更便捷,对接更充分。2018年、2019年,我们大量使用埃斯顿机器人,去年一次性订了20多台。我们在宜都的项目,也选了埃斯顿。”正如黄圣所说,埃斯顿的推介不是自说自话。现场发言的新洋丰代表,也以切身体会为埃斯顿“美言”。
与埃斯顿签约的钧恒饲料也是慕“邻”而来。沙洋的饲料生产企业分布集中,钧恒饲料周边有好几个饲料生产企业。看到“邻居”用埃斯顿机器人用得好,钧恒饲料颇为动心,开始与埃斯顿接洽。刚好疫情期间,人员来往不便,促成了双方的携手。
通过活动认识不一样的“荆门造”,为企业增强了信心。2019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3.8亿元,同比增长35%以上,占全市装备制造产业总量的22.1%。今年1—5月,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8亿元。当前,我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呈现出“总量快速扩张、产品日益丰富、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尚在全球蔓延,企业订单流失、销售不畅等问题突出。搭建平台,组织好供需对接活动,是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产达效、渡过难关的有力举措。下一步,我市还将分行业分部门开展电力设备、建筑材料、医药器械、农副食品等地产品对接活动。”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明键表示。
短评:
对接要重实效
□东山
疫情影响下,企业销售通不通、畅不畅,决定企业能否复产达效。政府搭台,供需对接,共渡难关。实打实,才是真对接。
对接不是图热闹,不是走过场。分行业、分批次对接,筛选企业,精准参与。点对点,才是真需求。
同行切磋,供需磨合,互碰火花。有合作、有竞争的对接,倒逼企业与时俱进、丰富业态、产品更新换代,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催化剂。面对面,才有真收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