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横穿唐诗观唐史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刘明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江湖上的侠客,一定要争天下第一,才好做个武林盟主。好勇斗狠,是侠客们一贯的做派,在众多武侠小说中,随处可见因此而酿成的悲剧。唐诗也有江湖,可诗人相对谦虚谨慎,就算自己的诗歌写得盖世无双,也不敢自夸自己的诗作天下无双。区别在哪?武林高手决斗多以悲剧收场,而诗人斗诗,文本价值的高低自有后人评说。如此一来,唐诗的世界里,绚丽多姿。

比如诗仙李白,才高八斗,傲气逼人,声称“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谁能想到,他居然也会由衷地佩服崔颢呢?为了与崔颢斗诗,他还专门写了好几首诗,与其争个高下。话说李白登上黄鹤楼那天,面对江山盛景,诗兴大发,正欲动笔,却见到了小自己三岁的崔颢早已题诗在前,只得兴叹“眼前有景道不得”,怏怏而去。但是“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并不甘心,不久,他就仿照崔颢的原诗作了《鹦鹉洲》和《登金陵凤凰台》两首七律。后来,他又写了两首和黄鹤楼有关的七绝,即《送孟浩然之广陵》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也许是在黄鹤楼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了,诗仙从此将崔颢当成对手,处处要和人家对比。后来他看到崔颢写了首《行路难》,自己就写了三首同题诗。看到崔颢写了几首《长干行》,自己也写了首《长干行》才肯收手。

理工男作家鞠菟写的《唐诗为镜照汗青》一书,讲述了许多唐诗背后的精彩故事,李白与崔颢斗诗的故事只是其中较精彩的一个。这套44万字的书,销量超过十万册,可见是得到了众多读者的认可。年初因疫情滞留乡下,翻阅此书时,常有梦回大唐寻找诗情诗意之感。因为当时政府的倡导,唐朝是诗朝,长安是诗都,唐朝人过的都是“唐诗生活”。

长安城中的小贩、歌女,工作时最爱唱的流行歌曲是王维的《渭城曲》和王之涣的《凉州词》。长安城中人酷爱纹身,纹的就是唐诗。在唐朝,诗写得好,能当官,比如王维等人。危难时刻,还能救命,比如李涉,路见强盗,赠诗一首《井栏砂宿遇夜客》,强盗获宝,诗人捡命还得路费。不过话又说回来,诗能救命,亦能送命。比如刘希夷,因为不愿将名作《代悲白头翁》送给舅舅宋之问,而死于宋之问之手。这就是唐诗世界,满满的生活气息,浓浓的人间风味。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又高于生活。可以说,生活在唐朝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在唐诗里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既然是生活在烟火人间,诗人们除了写诗,也都在忙乎着自己的事情。诗仙李白另一个身份是大唐剑客,他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三十岁雄心万丈,西入长安;三十五岁“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李白诗中,“剑”字出现了100余次。一心向佛的王维禅心素淡看古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辋川是王维的桃花源,他在这里做着一个安安静静的美男子,看“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惬意又安适。诗圣杜甫在忙些什么?忙生计,“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忙旅行,“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忙交友,“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忙创作,“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忙思妻,“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忙忧国忧民,写《三吏》《三别》。老杜这一生,确实是奔波忙碌的命啊!诗魔白居易爱茶又嗜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桃根知酒喝,晚送一瓯茶。”左手执酒,右手饮茶;老白是茶人,亦是酒徒。

唐朝人把生活过成了诗,诗也让唐朝人学会了生活。诗的内容可谓写尽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令后人高山仰止,难以超越。他们得意时写诗,生活乐无边;失意时更写诗,忘却忧愁与烦恼;分别时有诗,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相聚时也有诗,天长地久永不分离。读书山林有诗,寄情山水有诗,跃马边塞有诗;宦海浮沉有诗,宴集歌舞有诗,婚恋节庆有诗。二千五百多名唐代诗人,留下的四万多首唐诗,是诗的盛宴,更是后人的巨大财富。

鞠菟的《唐诗为镜照汗青》,以诗与诗人的生活为主线,通过有趣又有温度的讲述,着力展示历史上唐诗千年背后的故事。既邀请读者梦回大唐,横穿诗歌长河,又借助对经典的解读,纵观古今人物,这和央视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所倡导的“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理念一致,我想,这也是该书能得到众多读者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鞠菟写这本书之后可能写出了感觉,不久,他又写出了此书的姊妹篇——《宋词一阕话古今》,我翻了一下,感觉也写得不错,下次再介绍给大家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