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通讯员
李超
文/图
阅读提示: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民变得紧张起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与死神赛跑的医护人员,有坚守社区的基层工作者,还有为抗疫提供支撑的保供企业……如果将道路比作城市的血脉,那么提供公共出行服务的城市公交就是流动的血液。疫情来袭,荆门公交人亮出自己的口号:“你们在一线对抗疫情,我们巩固好‘大后方’,让城市的血脉流淌起来!”
疫情来袭!
2020年1月21日,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对我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战前动员和部署安排。
次日上午,市公交集团公司快速响应,成立了以董事长张国军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第一时间启动《应对疫情防控保障应急预案》,要求各单位按照指挥系统快速启动、保障系统快速到位、工作人员快速到岗、防控工作快速展开的“四快”要求迅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自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荆门公交阻击战正式打响。
守土有责,扎牢公交防疫第一道“篱笆”
公交车是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具有客流量大、人员密集等特点。为防止公交车成为病毒传播的途径,市公交集团公司果断将疫情防控纳入集团工作重点和春运安全服务保障工作,从防疫知识宣传、营运车辆消杀、员工健康管理等方面入手,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扎牢公交防疫第一道“篱笆”。
一方面,及时采购医用口罩、消毒器具、灭菌药品等防疫物资,做好营运车辆和停车站场、IC卡服务大厅等场所的消杀工作。要求各线路营运车辆在公交首末站必须开窗通风,保持车内空气质量良好,待发班时再关闭。规定各营运公司以停车场为单位,安排专人对所有回场公交车进行统一消毒。
每天,工作人员背着装有消毒液、重达数十斤的喷洒器,对车厢内大到地面、窗户、驾驶室,小到方向盘、扶手、垃圾桶做大面积喷洒,确保不留死角。据了解,集团所属三个运营公司所负责的东宝公园、火车站、客运北站、金银岛、官堰湖等9个停车场,共停放有公交车600余辆,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整个疫情期间,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繁琐且必要的消毒程序,就是为了给乘客营造一个放心安全的乘车环境。
另一方面,引导一线员工关注疫情发展动态、了解防疫相关知识、科学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安排专人负责员工健康调查、心理疏导及每日疫情防控动态等信息报送。这些工作均以车队为单位展开,三个运营公司共有15个车队、918名驾驶员,各车队队长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联系和了解队员的身体情况、精神状态,一天几十上百个电话已是日常。
为帮助大家树立起同舟共济、科学防控的意识,三公司车队队长彭辉专门整理了防疫宣传材料,先后到掇刀停车场、李宁产业园停车场、凤凰停车场、玉帝碑停车场对驾驶员展开宣讲。疫情蔓延态势日益严峻,老彭也越来越忙,每天接打100多通电话、对车队40多名驾驶员进行疫情防控宣传成了重中之重。电话打不通就发微信,微信联系不上就找对方家属,总之,确保防控宣传、信息摸排不漏一人。
勇于担当,为“停不得”企业提供通勤服务
根据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1月24日12时(大年三十)起,中心城区公交车全线停运;1月28日起,集团所属282台出租车全部停摆。
但,停运并不等于停工,而是转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投入到应急工作中去。期间,各运营公司场站值班人员必须在岗值守,负责车辆检修的机务人员每隔两三天必须对各停车场的车辆进行一次全面保养、杀菌消毒,确保车况良好、干净整洁,以备足运力听候调谴。
疫情发生后,防疫物资需求大涨。为给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必要支撑,一批涉及医用口罩、隔离防护服、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生产的企业纷纷复产、扩产、转产;大疫当前,民生供给同样不可断档。作为全国商品粮大市和能源大市,我市供气、供电、供粮企业临危受命保供。而这些企业要想正常生产运转,“人”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于是,为保供企业提供“点对点”的通勤服务成为市公交集团公司做好疫情联防联控的具体抓手。按照车辆状况优良、驾驶员思想技术优秀的“双优”标准,公司抽调了60台公交车和60名优秀驾驶员成立公交通勤车队,随时待命。
2月3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将实施更加严格的交通管制措施。而为了保障荆门城区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东方百货大厦40余家超市“停不得”,350多名员工如何上下班成了一个大难题。鉴于此,公交集团及时安排专人上门对接,根据员工的具体需求精心制定了专线方案。次日,2条定制公交线路按时发出;
荆门盈德气体有限公司担负着保障荆门石化加氢装置和民用电厂正常运行的重任,春节以来持续在生产。为此,公交集团每天早晚各开通2辆公交专班,以保障企业职工通勤需求;
荆门京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承担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的企业,伴随着疫情的发展业务量陡增,急需加派一线工作人员,公交集团特协调增加通勤车辆早晚接送;
此外,稳健医疗用品(荆门)有限公司承担着疫情防护产品的生产,公交集团特安排了2辆公交通勤车;为满足市供水总公司三个水厂、一个加压站的生产需求,公交集团特协调2辆公交车为供水生产运行人员提供上下班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仅2月份,市公交集团公司就抽调了28辆车、32名驾驶员,平均每天发班59趟次,为多家“停不得”企业的3万多名员工提供了通勤保障服务。那一刻,公交车变身成为抗疫“战车”。
统筹部署,全力以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防控重点从“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切换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重心也从集中精力抓疫情防控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变。随着3月12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企业复工复产通告的发出,全市企业分类分时有条件复工复产的大幕拉开。
企业复工复产,员工上下班出行如何保障?
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满足员工通勤需求,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上级部门通告文件精神,市公交集团公司在坚持防疫意识“在线”、确保防疫措施到位的前提下,针对已在相关部门报备、同意复工复产且有员工集中出行需求的企业,继续以企业定制包车的方式提供通勤服务。根据线路走向和员工人数等为企业量身定制,开通定时定点、安全快速的“点对点”复工专线。
截至目前,已先后为湖北福力德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动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荆门普安阀门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江汉枢纽(荆门)保税物流有限公司、荆门新港服装有限公司等近10家企业开通了复工专线车,投入车辆28台,日运行班次57趟、运送人员1000余人。
提供通勤服务过程中,严格做好启用前的车辆保险、维护保养、清洗消毒等工作,硬核执行车辆趟次消毒和班次通风、驾乘人员体温监测和佩戴口罩等措施,设置留观室对体温异常等人员进行隔离观察,严格落实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从方方面面确保通勤车辆的安全、有序运行。
守土尽责,让市民坐上“安全车”“放心车”
终于,荆门人民期盼已久的好消息传来:从3月18日起,允许居民错峰出行、车辆有序进出;从3月19日起,中心城区公交车、出租车和市域客运班线复运。
复运首日,市公交集团公司共投入车辆100台、驾驶员100名、防疫员100名,首批复运2路、3路、8路、10路、12路、13路、28路、29路、88路等9条公交线路,同时对3路、8路、10路、12路、28路等5条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3月23日中午,第二批21条公交线路也恢复运行。至此,除服务于各工业园区的9条线路采取通勤包车的方式提供服务之外,中心城区现有的30条公交线路全部正常营运。
解封不等于解控!
市公交集团公司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营运“两手抓”,制定《公交场站(首末站)、办公场所防控措施》《司乘人员防控工作规范》等规章,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根据市民出行特点动态调整车辆运行时间和班次,严把车辆消毒、驾驶员防疫、乘客防护三个关口,严格控制车载人数,切实维护好公共卫生安全。不仅如此,还为每辆公交车配备了防疫人员,随车查验乘客的“绿码”或健康证明、为乘客测量体温,并提醒乘客佩戴口罩、分散就座、遵守疫情防控规定……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规定,4月1日起我市推行扫码乘车,市民乘坐公交车、出租车和公路客运车辆前须扫描乘车二维码,显示“绿码”方能乘坐。市公交集团公司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制作并张贴乘车二维码,严格落实“一车一码”乘车新规。
通过一系列硬核操作,较好地保障了市民日常出行需求和返岗人员的便捷通勤,为加速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公交力量”。
荆门公交战“疫”,除了冲锋在前的一线驾驶员,也离不开众多后勤保障人员的努力。如果说驾驶人员是抗疫前沿的“战士”,那么守卫后方提供防疫物资保障的他们就是“最强拍档”。在疫情形势还不太明朗时,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他们及时采购了第一批防疫物资,保障了疫情防控初期的需要;
在战“疫”吃劲、防疫物资紧缺的关键时期,他们又多方争取协调、全力联系采购。
市公交集团公司现有在岗职工1700余人,其中公交驾驶员900余人。仅口罩一项,预计一个月就要消耗5万余个,而库存严重不足。为此,站在“幕后”的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与荆门新立医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达成目标采购计划,全力做好后勤保障。
后记:
“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到岗位上”,是全体荆门公交人的真实写照。相对于奋战在救治一线的白衣天使,这个群体似乎没有那么耀眼,但他们立足各自岗位,用实实在在的行动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让广大市民坐上了“安全车”“放心车”,同样走出了最美的轨迹,同样是“最美逆行者”。
战“疫”中,正因为他们的坚守与耕耘,居民才能安心宅家、保供企业才能有序生产、一线医护人员也才多了一份保障……在此,真诚地向你们道一声:“辛苦了,谢谢有你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