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文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
4月25日,在北京,名泉小学研学团队114名师生先后走进了神秘、高端的国家天文台沙河天文科普教育基地,用中星仪、目视等高仪、太阳望远镜、原子钟等观测太阳黑子、日珥,在天象厅观看影片《浩瀚的宇宙》。走进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中国科技馆,在“太空探索”主题展厅,同学们来到由真实图纸脱密打造的1:1高仿真神舟飞船与天宫二号实验室,化身航天员进行手动交会对接;在“火箭发射”展项中,同学们现场体验火箭发射的全过程,该展项仿照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及长二F火箭制成,同学们亲自拼装火箭模型,并启动发射,被中国的航天科技所折服;在世界上最大的球幕影院,同学们观看了《我们都是外星人》科普电影,志愿者还为师生上了一堂震撼人心的球幕特色天文课——《寻找太阳系内的生命》。
走进地质图书馆、博物馆
4月26日,在中国地质图书馆,名泉小学研学师生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专享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学会科普研学基地研学开班授旗仪式。中国地质图书馆馆长侯春堂致辞,向名泉小学校长陈勇授“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旗帜,并向同学们赠送科普图书;在中国地质图书馆东大厅,名泉小学研学师生还向该馆王莉教授及图书馆工作人员集中展示并演唱歌曲《出发,去火星》,赢得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走进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同学们在志愿者耐心的讲解下参观了地球科学厅、恐龙厅、地球与生命历史厅和地球物质厅四个展厅;在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三星堆面具、天问一号以及刚刚由嫦娥5号采集回来的月壤等展品,更是深深地吸引了全体师生,让大家流连忘返。
4月26日傍晚,同学们最期盼的中国科学研究院国家天文台研究院、卡尔·萨根奖获得者、“火星叔叔”、名泉小学特聘科技教育顾问郑永春博士来啦!他不但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还带来了神秘的礼物——两块46亿年前的陨石,现场氛围热烈,高潮迭起。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4月27日,名泉小学北京研学团队还特地组织114名师生前往天安门观看了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登上了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激发出全体师生的爱党爱国情怀。
多方支持,助孩子收获满满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馆等国家级场馆和郑永春博士、王莉教授等多位科学家的大力支持;掇刀区教育局、名泉小学等高度重视此次活动,于4月24日出发前举行了启动仪式。仪式上,掇刀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黎永丹向师生授研学队旗,郑永春博士、王莉教授现场连线,鼓励师生。由郑永春博士作词、名泉小学“泉水叮咚”合唱团演唱、学校原创拍摄的《出发,去火星》MV在此次启动仪式上进行了首发。4月28日,研学团队完成全部研学任务顺利返校,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热烈欢迎,参研的师生均表示此次研学收获满满。
本次研学团队队长、名泉小学校长陈勇说:“这次活动收获满满,安全顺利,是市、区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北京科学家热情接待、细心安排的结果,是名泉团队敢于担当、辛苦付出的结果,也是学生积极参与、家长全力配合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北京科普研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又让他们学到了科学知识;既锻炼了学生意志品质,又展现了名泉小学师生良好的雅行形象以及掇刀教育好的发展态势。”
郑永春博士说:“掇刀区名泉小学‘百名学生到北京’科普研学团,是疫情之后、‘五一’前夕湖北进京的第一个公益科普科教研学团。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沙河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学技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场馆和《知识就是力量》《环球探索》《科学故事会》等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以及科学家、相关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短短几天的行程非常顺利,收获颇丰,让来自湖北荆门的名泉学子体会到了温暖和关怀,感受到了科技的乐趣,这段经历将深深地影响学生的成长。”
郑永春博士简介: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行星科学专家、科普作家、中国科协月球与深空探测领域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技馆科普讲师团副团长;国家天文台青年创新促进会首任组长、中国天文学会青年天文论坛主要发起人、国际行星学会会员。2016年获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成为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有功人员奖、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奖、香江学者奖、中国科学新闻人物提名奖、中国科协成立六十周年“百名科学家、百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代表、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奖等。
师生研学感受
三(2)班蔡雅欣: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科普研学活动已经结束,但科技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科学的种子已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
六(4)班刘纯泽:
在这次研学旅行活动中,我不仅看到了、学到了很多课本外的知识,还结识了几位好朋友。这也是我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跟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出远门,让我懂得了互相团结、互相帮助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的自理能力。
三(7)班刘辰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北京研学旅行圆满结束了,这次研学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亲身感受了知识的力量,在我的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科技种子。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成就更完美的自己!
王小明老师:参与这次研学活动,我和孩子们一样兴奋激动。科技体验、球幕电影对我来说是新奇的,看升旗、登长城是让我期待的,博学又热情的科学家们的细心安排是令我感动的,孩子们精彩的表现是让人自豪的,在充满教育情怀的陈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是幸运的。北京之行,幸福无限。
(成桂花
江艺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