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八”妇女节带热“她理财”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又到了!市场上与妇女节相关的商家活动也是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而对于喜爱理财的女性来说,部分金融机构借此“东风”推出的专属理财产品、保险颇具吸引力。理财师建议,不妨趁机为自己选购一些,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能让钱袋子更“鼓一点”。

俗话说“女人能顶半边天”,女性现在扮演了多重角色,她可能是单位里的业务骨干,可能是丈夫背后的贤内助,可能是孩子的好妈妈,可能是父母的好女儿……“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了解到我市多家银行、保险公司推出了应景的女性银行理财、保险产品,受到很多女性朋友欢迎。

专属理财“冷暖不一”

“妇女节来临之际,我行推出一款女士专属理财计划,产品期限11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02%。”市民赵女士收到银行发来的女性理财产品宣传。据了解,近日我市多家银行推出的女性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理财产品0.1至0.4个百分点。

春节过后,银行特供理财产品市场开始出现回暖,但在参与度方面依旧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城商行及各中小银行参与热情高,而国有大行则按部就班。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是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收官之年,后续传统的产品到期兑付后将逐步退出,银行理财产品将全面净值化,借节日噱头进行营销也将不再适用。

而国有大行中,仅有农业银行发行了一款名为“金钥匙·安心得利·灵珑”的2021年第22期封闭净值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女神节专享);理财子公司方面,建设银行旗下建信理财发布了一款建信理财“诚鑫”多元配置混合类封闭式产品,即2021年9期(女神节专享)。

采访中,某国有大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女性消费者大多对短期低风险且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青睐有加。而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逐步转向非保本的净值化理财产品,因此各国有大行对节日类特供理财产品大多不感冒。随着资管新规全面落地,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据主流,未来这种节日营销手段也将不再适用。

女性保险选择多

“今年是我上班后第一个妇女节!我送妈妈和我自己的礼物是两份女性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刚上班不久的雨欣告诉记者。随着“三八”妇女节的到来,不少保险公司专门推出了特色女性保险产品及贴心服务。

越来越多现代女性认识到配置合适的重疾保险,为自己提供充足的健康保障越来越重要,因此,市场上女性重疾险产品需求增长迅速。

据悉,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等,都未限制投保性别。除了上述保险之外,还有一些保险专门为女性开发,针对女性的特定高发疾病如乳腺癌、宫颈癌等。另外,孕妇保险、母婴保险也属于女性专属保险的一种,主要保障责任为女性在怀孕、生产过程中的疾病、身故以及新生儿的疾病等。

面对种类繁多的特色女性保险产品,该如何选购呢?“女性在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时,面临的风险不尽相同,因此拟订购买相应的保险计划时也会有所侧重。”保险业内人士指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女性购买保险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要结合年龄、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等因素综合考虑,按需购买。

一般来说,如果是二十至三十岁的单身女性,在缴纳社保的基础上,购买商保可以遵循基本的保障原则,即优先考虑保障型保险,注重保额。所以意外险、健康险和养老险应该尽快配备,越年轻购买,保费越便宜。对于健康险建议优先考虑纯消费型的重疾险,保额建议30万元起。此外,搭配百万医疗险,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大病巨额医疗费用的风险。

对于三十岁以上的已婚女性,保险规划需要在未婚的基础上考虑得更为周全。而且这一阶段的女性健康问题也逐渐突出。所以建议此年龄段的女性首选重疾险,尤其是要选择女性专属重疾险,可以保障女性专属重大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在怀孕前可投保女性健康险。这是因为,普通寿险和意外险一般都明确将怀孕引起的各种事故和疾病列为除外责任。

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则大多关注家庭和养老问题。意外伤害险和意外医疗险是需要优先配备的,意外医疗险可以报销因意外导致住院治疗产生的医疗费,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投保时意外身故类的保额建议设置为年收入的10倍以上。手里有活钱的话,可以补充一些投资理财型的保险,比如年金险,提高资产收益,积累更多的养老金,让自己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更有保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