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阅读提示: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大学生近视总体发生率超90%,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
因为拥有双眼,我们知道彩虹是五颜六色的、大海是蓝色的,看到的星星是会发光的。眼睛是我们探索美好世界的窗口,亦是我们“心灵的窗户”。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的眼健康”,重点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体。本期,我们将目光投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未成年人的“视”界,蒙上厚厚“灰尘”
读书写字姿势要端正,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本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如今,这些积极预防近视的黄金知识似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淡忘。
最新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总体发生率为53.6%,大学生近视总体发生率超90%,青少年近视发病已经进入流行病高发状态。
荆门二医眼科曾在一定范围内对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控做过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幼儿园近视发生率为2.1%,小学低年级(1—3年级)发生率为9.8%,小学高年级(4—6年级)发生率为23.1%,初中发生率为56.2%,高中发生率为71.8%,远远超出了美国儿童青少年10%的近视率。
为何青少年群体近视高发?荆门二医眼科主任曾云认为,用眼不当、学习环境相对较差、缺少户外运动等是青少年学生发生近视的主要原因。走路、坐公交车、躺着看书、看手机、看平板电脑……不仅学生,不少成年人也有诸多用眼不当行为。
曾云认为,学习环境是影响视力的重要因素。孩子一天有近十个小时在校学习,如果教室的采光得不到保证,极易引起近视。一般来说,窗户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一般不低于1:6。黑板不应有反光,并保持乌黑或墨绿色。光线应从左侧或左前方射来,写字时别让手的阴影遮住光线。而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学校由于班额过大,课桌椅的间距过小,有的课桌椅甚至离黑板只有一米多的距离。
青少年每天的运动量与近视率成反比,运动会使机体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有益视力的保护。专家指出,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有效预防近视发生,而这一点大多数学生未能做到。
当前,防控青少年近视成为广大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保护青少年视力健康刻不容缓。
早发现早预防,远离近视困扰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近视防控最根本的手段。为遏制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不断攀升势头,市卫生健康委和市教育局联手在全市选择三所学校建设了近视防控基地,开展青少年近视干预项目,以减少近视发病率。同时,通过干预,可以发现如斜视、弱视等眼科疾病并及早治疗。此外,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大小孩”,基地则建议学生及家长紧密配合医生,做好度数增长控制。
我市各大医院也开设有青少年近视防控门诊。荆门一医、荆门二医等医院每年都要和全市中小学联合开展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普查,建立视力档案,并开展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等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日前,市中医医院眼科主治医师汪楚青做客市直媒体名医直播间时表示,保护视力应从小做起。她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应做到几个关键,一是保证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二是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三是减少电子产品观看时间和近距离用眼时间,四是加强营养不挑食。同时父母要做有心人,当孩子出现眯眼、歪头等近视的早期表现时,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
我国的青少年近视状况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前不久,国家教育部正式发布《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要点。其中明确了很多常被人们忽视的近视防控细节,包括新生儿健康体检时,要主动进行视力筛查;0至6岁是早期近视防控的关键期,户外活动能有效预防近视;在0至6岁过多接触电子屏幕,会造成不可逆的眼部损伤,建议0至3岁幼儿禁用手机、电脑等视屏类电子产品;对学习乐器的孩子,琴谱字体要尽量大,每次连续练习不超过20分钟;6至12岁小学阶段,学习场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亮度;阅读应尽量选择哑光纸质读物;12至18周岁中学阶段,初中生应每年进行2至4次视力筛查,高中生近视戴镜矫正后,应每半年复查一次等。
这一防控指引,为家长及学生近视防控提供了指南。
荆门一医眼科专家刘国立致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多年。他再三强调,从儿童时期就着手加强近视预防是上策,家长和青少年学生都应该充分重视视力保护,医生只是挽救视力的“最后一站”,能够通过积极预防拥有一双明眸就不要在鼻梁上架一副“十字架”,而近视激光手术也是最不得已的选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