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版好书”2020年度榜发布(下)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少儿教育类(10种)

1.《烟火漫卷》

迟子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论春夏,为哈尔滨这座城破晓的,不是日头,而是大地上卑微的生灵。穿行在《烟火漫卷》中的每个凡人,几乎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刘建国驾驶的爱心救护车,仿佛人性的犁铧,犀利地剖开现实的种种负累,满怀忧患地钩沉历史深藏的风云。这是一部聚焦当下都市百姓生活的长篇小说,迟子建以从容洗练、细腻生动的笔触,燃起浓郁的人间烟火,柔肠百结,气象万千。

2.《晚熟的人》

莫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全新创作的中短篇小说12篇,

12个故事篇幅紧凑,却各有曲直,新鲜的、骁勇的、星罗棋布的叙述里塑造了一系列“应时而变”的人物。

3.《王蒙文集》(1-50卷)

王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王蒙文集》共50卷,收入王蒙1948年至2018年间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10部、系列小说1卷、短篇小说2卷、中篇小说3卷、微型小说1卷、散文随笔3卷、诗歌1卷、专栏文章1卷、论文学与创作3卷、演讲录3卷、谈话录2卷、《红楼梦》研读系列4部、孔孟老庄研读系列7部、自传及回忆录等4部。

4.《艺术家们》

冯骥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楚云天和洛夫、罗潜都是热爱绘画的年轻艺术家,人称“三剑客”,他们常常聚在一起看画册,听音乐,讨论艺术话题,对人生之路充满憧憬。三人中,楚云天还兼具文学才能,并且最早结婚,与隋意过着恩爱的小夫妻生活。但天性中的浪漫,让他对洛夫的学生田雨霏产生了好感,最终挡不住雨霏的主动追求,两人开始秘密约会,虽然没突破底线,却对隋意带来伤害……

5.《美顺与长生》

毛建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乡下姑娘美顺在亲戚的介绍下远嫁京城,公公是一位技术厂长,丈夫是一位憨傻质朴的阿甘式的男人,这位叫作长生的男人和自己的父母用温润妥帖的款款爱意将美顺卑微又坚韧的抗争姿态慢慢融化,一个农村少女的特殊命运,一个特殊家庭的特殊婚姻,一个普通人家的艰辛与温馨,让我们融入了生活自然流淌的原生状态,感受到文学的天然之美。

6.《夜谭续记》

马识途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为《夜谭十记》的续作,仍援原例:四川人以四川话讲四川故事。内容为四川十来个科员公余之暇,相聚蜗居,饮茶闲谈,摆龙门阵,以消永夜。仍以四川人特有之方言土语,幽默诙谐之谈风,闲话四川之俚俗民风及千奇百怪之逸闻趣事。

7.《斑斓志》

张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分七章并一百二十余题,每题必有独见,每见必得服人,呈现出独有的思想深度与文章才情。

8.《钱锺书选唐诗》(上下)

钱锺书选;杨绛录;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整理,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以1983到1991年间,由钱锺书先生遴选、杨绛先生抄录而成的一部唐诗选手稿整理而成。这部手稿此前从未对外公布,直到2020年11月,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获准首次出版。人文社的编辑对手稿进行了必要的整理。本书收录诗人308位,选诗1997首,充分体现了钱锺书先生对待唐诗的态度和选诗的独特视角,是研究钱锺书诗学思想的重要文献,也是全面展示唐诗艺术风貌的大型选本。

9.《音乐考古学通论》

方建军

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音乐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通论性著作。全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音乐考古学学科的名称、定义、属性,音乐考古学发展简史,音乐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音乐考古学的观察、测量和测音,出土乐器的型式、形制、工艺和音响,出土音乐图像和出土音乐文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音乐考古学复原和模拟实验以及音乐考古学文化等。

10.[汉英对照]“画说经典”系列(《画说诗经》《画说唐诗》《画说宋词》)

许渊冲、陈佩秋等著,中译出版社

本书历时八年打磨,旨在向世界传达中国之美。书中选取了代表我国古典诗词极高成就的《诗经》(100首)、唐诗(108首)和宋词(117首),由翻译界泰斗许渊冲教授翻译成英文;邀请了陈佩秋先生等39位当代著名画师倾情献画,一篇诗作一幅画;随书附有配乐双语朗诵,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收听,让读者在欣赏中英文诗歌和画作的同时聆听到动人的音韵。

文学艺术类(10种)

1.《故宫里的大怪兽》(第五辑)

常怡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走进孩子视野的故宫题材童话。小学生李小雨在故宫捡到了一个神奇的宝石耳环,由此,她得以听到在故宫里生活了几百年的怪兽们开口说话,并经历了许多惊险故事,作者通过故宫实际存在的这些“怪兽”,挖掘了众多中国神话和传统文化资源。《故宫里的大怪兽》(第五辑)的3册书分别为《大明星驺虞》《木之精灵》《独角女孩》。

2.《新华字典》(第12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修,商务印书馆

本书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首次出版于1953年,原由新华辞书社编写。作为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它曾经陪伴几代人学习语文、提高文化水平。《新华字典》第12版体现了在辞书编纂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上的与时俱进。

3.《博物馆里的中国历史》(6册)

罗洁著,天天出版社

本系列图书是一套有深度、有广度,面向少年儿童的文化通识类作品。这套图书将带着你从北京故宫出发,向东、向南、向西、向北一一探访中国各地的博物馆。每册按从原始时期到清代的历史时间顺序作为讲述线索,涉猎范围全面,包括书法、绘画、壁画、雕塑、器物等各类重要历史文物和国家宝藏。

4.《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四册)

侯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分为儒家经典(经)、史书典籍(史)、诸子百家(子)、文集诗薮(集)四册,分别逐一讲解包括“四书五经”在内的十三部儒家经典、以“二十四史”及《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史部群籍、《老》《庄》《墨》《荀》《韩》等诸子经典及其他子部群书、文学史上顶尖文学家的诗文代表作。

5.《讲给孩子的中国艺术史》(全3册)

宁强著,现代出版社

本书是长江学者、哈佛大学艺术史博士宁强教授为小读者们量身打造的中国艺术史100讲,将作为我们和孩子了解中国艺术的开始,从一件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中,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能够很好地填补中国儿童最稀缺的审美教育,还能够为小读者呈现最精彩的艺术成果、最优秀的学术思考,以及最有启发性的艺术观察。

6.《中国儿童地图百科全书·地球三极探险》

本书编委会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融合地图地理知识与人类三极探险历史的儿童地图百科全书,它以儿童的视角和阅读兴趣选取知识内容,为少儿读者呈现一幅幅生动丰富、壮观珍贵的三极探险及科考知识画面。全书共40多个主题页、20多幅地图、300多幅图片、12段二维码视频,以北极、南极和青藏高原的探险历史及科学考察为主线,介绍了地球三极地区的地理、地貌、气候、动物、植物、环保等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

7.《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提高阅读力的11堂课》

聂震宁著,现代教育出版社

本书作者提出了阅读力决定学习力的概念体系,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际情况,从学前启蒙到高中思辨阅读,简明精确地回答了读者为什么读,怎样读,读什么,怎样衡量读得好不好,填补了国内中小学教育界关于提升阅读力和学习力的理论空白。

8.《伊卡狛格》

[英]J.K.罗琳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是J.K.罗琳的新作,讲述了一个温暖、快节奏而妙趣横生的故事,内容有关一头可怕的怪物、一场刺激的冒险,和足以克服千难万险的希望。

9.《山芽儿》

王新明著,天天出版社

本书是第三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金葵花奖”获奖作品,是一部具有浓郁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的儿童小说。作品聚焦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彝族村落,以少女依呷的成长为线索,绘制了一幅浓郁的彝族风土人情画卷。

10.《46亿年的奇迹:地球简史》(1-5),[日]朝日新闻出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是一套兼具科学与美学的大型地球科学丛书,13本循序渐进,150个故事依次展开,构成地球46亿年的激动人心的演变历程。这套书由数十位日本重要的科学家倾力编写,完备、生动、直观,是一套罕见的科普通识读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