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活全域旅游棋拓宽乡村振兴路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绿林镇地处大洪山南麓京(山)钟(祥)随(州)三市交界处,距京山市区41公里,版图面积252平方公里。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旖旎、资源丰富,是国家生态镇、国家卫生镇、湖北省旅游名镇,也是国家级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所在地。

2020年,绿林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聚焦主战场,打好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创新创业,担当作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域旅游、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成绩显著,乡村振兴步伐坚实有力。

核心景区提质

十亿投资置靓装

近年来,绿林镇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强镇”不动摇,围绕打造京山“北部生态旅游观光带”、创建“大洪山绿林文化特色镇”的总体定位,实施绿林镇“一核两区三廊”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一核”就是以集镇为核心,打造美人谷景观带、游客换乘中心、文化展示中心、娱乐休闲中心、接待服务中心。“两区”就是以4A级标准打造天河度假区,以5A级标准打造绿林山景区。“三廊”就是以3A级村庄景区标准打造京绿线历史文化体验走廊、京桐扶贫大道现代农业观光走廊、坪客线康养运动休闲走廊。

2018年,京山市政府与湖北广信科教集团签订《绿林山景区改造升级项目投资合同》,投资10亿元,将绿林镇打造成为品质高端、风格独特的全国特色旅游名镇,将绿林山景区建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国家5A级景区。主要包括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集镇“一河两岸”景观街、景区景点改造升级和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基地五大项目。2020年,占地面积225亩的大型生态停车场项目建设已完成,生态停车场共有停车位3100个,将满足全景区旅游高峰期的所有停车需求。目前,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集售票咨询、宣传展示、餐饮住宿、购物游乐、会议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正在抓紧进行主体工程建设,预计2021年“五一”开门迎客,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景区景点改造升级项目是在原有景点基础上,将鸳鸯溪景区终漂点上移、新建上岸码头和洗浴中心等项目;美人谷景区实施延伸出入口和水位提升工程,对水景景观升级改造,新建码头、购置画舫船、新建景区内游客服务设施;在绿林寨景区建成绿林兵寨景观区、天子名臣文化区、北寨生存体验区、南寨军事拓展区,实施星空露营基地和休闲康养基地等项目。中小学研学营地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改造原有的鸳鸯溪山庄,增加接待设施,建设教育场馆,建成日接待1200名学生的全国一流的中小学研学营地。目前,研学营地主体项目已完成。

为改善景区交通状况,缓解节日交通压力,绿林镇2020年新建集镇外环线和绿林中桥,连通景区生态停车场与京绿线、坪客线。目前,此项目主体工程已完成。2021年,绿林景区旅游旺季接待能力将有效提升,交通状况将明显改善。

中心集镇擦亮

“一河两岸”焕新颜

绿林镇于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近年来,该镇深入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实施河道清理1.5千米,建设休闲步道3千米。2020年,集镇新增绿化面积600平方米,完成污水管网二期工程800米。同时,完成老旧小区、原改制单位院内、城乡接合部硬化绿化改造1100平方米。当前正在进行“一河两岸”绿化升级,栽植樱花、海棠、紫薇等观赏性花木,改造完成后,置身集镇便是徜徉花海。全面实施了户外广告牌、楼宇外立面整治改造。集镇环境干净整洁,居民文明习惯逐步养成。2020年度,绿林镇政府机关、派出所、财政所、林业站、国土所、卫生院被评为荆门市卫生先进单位。

2020年,绿林镇启动集镇一河两岸景观街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70亩,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将建成鸳鸯溪景观游憩带、水上乐园、儿童乐园、休闲购物街区、好汉美食街区、文化创意街区、休闲娱乐街区和望京阁等十大文化景观节点,以丰富绿林旅游文化内涵。

人居环境改观

美丽乡村连成线

绿林镇以村庄清洁行动为基础,坚持差异发展、示范带动、分步实施,按照环境、服务、产业、素质“四个提升”的标准,突出京桐扶贫大道、京绿线、坪客线三条主线打造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势造景,全镇共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点7个。2020年京山市第三次美丽乡村拉练中,五台村“三国小镇”排名靠前。结合节点打造,绿林镇全域开展3A级村庄景区创建,对京绿线、坪客线、京桐扶贫大道沿线19个自然湾村实施了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五化”工程。同时,全域开展农村人居整治,采取季度拉练、半年评比的形式,全面开展“五清四归”,推进“六大行动”,全镇14个村庄面貌整体改善。

绿林镇围绕“一村一品”,突出产业支撑,做好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结合文章,稳步探索由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转变。配套发展紫秋葡萄、桑椹、软籽石榴、猕猴桃、黄桃、山桐子、油茶以及中药材共1.1万余亩,香菇150万袋。这些产业在吴集村、六房村、高枧村、全力村、五台村、天门观村等村扎下根来、风生水起,已成为帮助集体致富、群众增收的“摇钱树”和“聚宝盆”。

脱贫攻坚收官

全面小康迎振兴

绿林镇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着力衔接乡村振兴,务求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尺度不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面查漏补缺。2020年,全镇脱贫户和脱贫人口“两不愁”达到和超过扶贫标准。全镇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年实现务工就业747人,提供公益性岗位233个。成功申报3家消费扶贫供应商,上线6个消费扶贫农产品,帮扶单位代销农副产品价值18.47万元。全镇持续推动山桐子、油茶以及中药材种植等扶贫产业发展,实现了集体和农户稳定增收。

近年来,全镇先后培育发展了大富水食用菌、卫家冲葡萄、双喜家庭农场等专业种植合作社,与贫困户缔结利益联结机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率达到80%以上。祁家村种植名贵中药材重楼助脱贫,高枧、全力村开展追逐赛发展扶贫产业被《湖北日报》专版大篇幅宣传报道,全力村脱贫示范户生态鱼塘丰收的新闻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通过多方面帮扶、多渠道增收、多层次巩固,绿林镇8个贫困村、759个贫困户和980个贫困人口已整体脱贫,迈入了全面小康时代。

党建引领赋能

社会治理谱新篇

绿林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发挥“大党委+大综治”支撑作用,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下沉村居网格,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持续开展党员“四亮四比”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浓重氛围。切实发挥党员中心户、红白理事会和湾长的治理效能,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落实积分制管理和网格化治理,合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掌握社情民意的“最后一公里”。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丰富文化供给,全年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活动4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4场,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风民风、精神面貌和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绿林镇厂河街社区获评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李世会等3户居民获评荆门市“最美家庭”,涌现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好人”、“荆楚楷模”李再学,“荆门好人”曾庆国等一批新时代先锋模范。

“踏遍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2021年,绿林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姿态,再鼓干劲,再添措施,拼搏进取,求实创新,不断开创绿林乡村振兴新局面。

本版文字图片均由京山市绿林镇党政办

宣传办提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