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匠文化”主题引领之下,东宝职教中心将确立“继楚风,承大道;淬匠心,炼英才”的办学理念,实施“师资固本,校企合作,专业育人,文化塑魂”的办学策略,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精彩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明确“培养有荆楚底蕴、匠心情怀的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培固“创业创练,创新创优”的学校精神。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一种历史传承。先进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富有魅力的学校文化会衍生出强大的文化力,它无时不在,润物无声,能使学校品质卓然,绽放个性神采。
荆门作为荆楚文化的核心地带,文脉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荆门有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楚汉古墓群、屈家岭遗址等文化古迹,涌现了陆九渊、老莱子、宋玉、莫愁女等一批历史名人,留下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历史典故。兴建于隋代的古建筑东山宝塔至今巍然屹立。这些都是东宝职教中心学校文化建设的丰厚资源。
先秦时期,无数独具匠心的楚国“百工”们创造了异彩纷呈的工艺技术文明。《考工记》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也谓之工。百工者,皆圣人之作也。”“百工”即当时有专业技术与艺术特长的手工业劳动者。楚国的手工业技术生产者,被称为“楚百工”或“楚匠”。在长期的匠艺实践中,“楚匠”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科技与工艺技术和极具楚文化地域特色的“楚匠文化”。“楚匠文化”的结晶,就是“楚匠精神”。它是楚匠优异的匠艺成果背后凝聚的工匠精神。楚匠精神主要表现为:精益求精,尽善至美;从一而终,世代传承;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独具匠心,求新尚巧;修艺修身,德艺兼备;包容开放,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独具一格等。“楚匠精神”在当代仍有其价值,并将继续发挥积极影响。
东宝职教中心在校长张新引领下,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思考,确定以“楚匠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构建东宝职教中心学校文化系统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之内,形成表层的标志文化系统、环境文化系统,中层的制度文化系统、行为文化系统、课程文化系统,以及深层的理念文化系统内核。
在“楚匠文化”主题引领之下,东宝职教中心将确立“继楚风,承大道;淬匠心,炼英才”的办学理念,实施“师资固本,校企合作,专业育人,文化塑魂”的办学策略,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精彩幸福人生”的办学宗旨,明确“培养有荆楚底蕴、匠心情怀的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培固“创业创练,
创新创优”的学校精神。
学校愿景是学校发展蓝图,是全体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东宝职教中心的学校愿景是致力打造“楚匠精神高地、能工巧匠摇篮”。这一愿景,
特色非常鲜明,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质与办学性质,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打造学校品牌。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国家领导人指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强调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东宝职教中心作为职业技术学校,应当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长新本领创造更好的条件,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现代工艺技术的能工巧匠奠定坚实的基础。
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回答了以什么理论来指导学校发展的问题。东宝职教中心确立“继楚风,承大道;淬匠心,炼英才”的办学理念,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有机融合起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楚风”即为“楚之风尚”,在此可将“风”之义偏重“风骨”“风范”“风采”。“大道”即为“正道,常理”,指最高的治世原则,包括伦理纲常等,可通俗理解为“核心思想”“核心精神”。“楚风大道”可理解为“荆楚之风骨,高贤之遗范”,其核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以此为底蕴而生成的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正确的审美观。这是改造“三观”的基础,可助力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并挈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践。“楚风大道”包容了陶行知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启功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育思想,彰显了鲜明的地域特性。“继”“承”则体现“珍视传统优秀文化”。
“匠心”即为“工匠精神”,其核心要义为“创新超越,精益求精”。“英才”即为“杰出的人才”,是指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无私奉献的人。“匠心英才”之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国务院、教育部关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性。“淬”“炼”则体现“关注当代发展现实”。
整体看,“继承楚风大道”是东宝职教中心所追求的思想道德建设高度,显示德育目标;“淬炼匠心英才”是东宝职教中心所追求的职业教育价值高度,显示专业实践目标。前者是思想基础,后者是实践结果,前后既体现因果性,又体现同一性,二者结合起来,正是对职业教育所追求的“道技合一,德技双修”的终极目标的具体分解。
东宝职教中心将依托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一校三有”(有气质、有品质、有特质)“一师三优”(师德优、师能优、身心优)“一生三特”(技能特长、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的品牌工程建设,以为学笃行涵养学校气质,以规范管理提升学校品质,以进取创新打造学校特质,使技能特长成为学生安身兴业之本,体育特长、艺术特长成为学生立命强志之基。
(姚昌勇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