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确保浩吉铁路开通的164个日夜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朱舜

通讯员

虞康铭

杨长华

9月28日,浩吉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荆门国际内陆港掇刀站改区工程项目顺利实现“国庆前夕与浩吉铁路同步开通”的目标。

164个日日夜夜,200多名建设者自今年4月18日进场开工以来,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了一份贺礼。

运筹帷幄,协调各方关系

湖北省重点项目荆门国际内陆港工程铁路专用线接轨于浩吉铁路掇刀站,其中掇刀站改区工程是内陆港工程核心区六大功能区之一,由中铁四局承建。工程牵涉到蒙西华中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指挥部及浩吉铁路铺架、四电、土建等4家单位,在土地征迁遗留问题上还涉及到“一区两镇两村”。

面对征迁遗留问题以及涉及专业广、协调量大、有效工期短等诸多困难,协调好各方关系,是顺利开展施工的前提。在工程建设中,市领导孙兵、李涛、胡小国先后多次深入现场调研,协调解决资金、征迁等方面的难题。从4月进场起,短短的17天内,市交旅集团和中铁四局相关领导近至襄阳,远到北京,先后6次与相关单位进行会商,有效协调捋顺了各方关系,为推进施工生产提供了有力保证。

荆门国际内陆港铁路作业区工程项目征迁遗留问题多达14个,需要协调的单位多,如果逐级汇报、沟通,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效率不高。项目部创新工作方式,建立“荆门国际内陆港铁路作业区工程征迁协调微信群”,业主单位、相关区镇村、项目部、现场人员通过这一“微平台”,及时沟通,处理协调有关问题。短短15天内快速解决了13个征迁难题,促进了施工生产的有序推进。

统筹兼顾,紧抓质量安全

荆门国际内陆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涉及路基、桥涵、轨道、四电、站房等。为全面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项目部实行夜巡、旁站管理制度,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完成质量、安全隐患排查任务。同时开展安全教育,统一培训,持证上岗。截至目前,项目部累计培训一线管理人员100余人次、外协队伍6家260余人次。

为更好地加强工程管理,项目部从源头、细节入手,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一是原材进场检测严格按照“四单一证”(委托单、监理见证单、试验报告单、不合格材料处置单、出厂合格证)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进行取样送检;二是建立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现场其他管理人员为组员的工程质量领导小组;三是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切实保障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有序可控。各工点管理人员还针对各自施工情况,每日通过“施工微信群”及时将施工进度情况、安全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图文形式在群内进行通报,项目部据此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及时消灭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高扬党旗,助推施工生产

党员争先锋,项目建新功。项目部党支部高扬党旗,扎实推进并创新开展党建工作。市交旅集团党委、中铁四局项目部党工委、麻城镇党委在项目部组建起联合党支部,开展“组织联建、活动联谊、问题联治、风险联控、工程联促”活动;成立党工团组织,划分党小组,设立本部、轨道四电、土方桥涵、尉迟恭路等4个红旗责任区,形成了基层党群工作组织体系;在施工现场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等,有力助推了项目管理与施工生产。

攻坚克难,保证开通目标

进场以来,项目部迅速按节点倒排工期,组织队伍施工,形成了“进场即大干,开工即决战”的氛围。全体员工抢晴天、战雨天,充分发扬“晚上当作白天干,小雨当作晴天干,假日当作上班干”的“三干”精神。仅用54天,就顺利完成铁路线路铺轨节点目标。

节点不是终点,开工只为开通。项目部组织开展了“大干30天,全力保开通”劳动竞赛活动,评选“明星队伍”,促进施工进度。有着30多年土方施工经验的副经理陈波为了科学组织调运土方、尽快打开施工面,早出晚归,跑现场熟悉施工环境、了解地缘关系、协调施工队伍,每天一身汗、两脚泥,最多的一天走了近5万步。为保证按时开通,项目部全体员工从上到下主动加班加点,经常深夜12点还是灯火通明。

同时,项目部不忘对劳务队伍的关心,在端午节、中秋节期间,为大家送去粽子、月饼等;7、8月份酷暑难耐,每天下午为工地送去解暑绿豆汤。项目部一系列举措获得了施工队的认可,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有效保证了工期节点的顺利完成。

截至9月28日,项目正线道岔及3、4道轨道铺设、四电工程完成,2.4公里铺轨线路完成,共挖填土方150.2万立方米,掇刀站改区具备开通条件!

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

!今天,荆门国际内陆港铁路作业区工程建设者齐心协力,用164个日夜奏响了同步开通的胜利凯歌;明天,他们将以更加矫健的姿态为夺取最终的胜利而奋斗。壮美的“内陆港建设之歌”必将更加高亢激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