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此行我不远飞只到沙洋便回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本报记者

解天滋

文/图

3月23日,周六。上午从荆门出发,上襄荆高速。太阳还躲在厚厚的云层里,油菜花像金黄的地毯铺满大地,满眼都是春意盎然。到沙洋县五里铺镇下高速,直奔油菜花胜地——张池。

扩建后的五洋公路宽阔平整,路两旁停满了车辆,路边的停车场不时有旅游大巴车进进出出,一批又一批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上车下车,还有不少人背着长枪短炮样的摄影器材,加上无人机,油菜花地里成了摄影人的天堂,更有三五成群的大妈们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摆拍,早春的田野像是画家打翻的调色盘,色彩斑斓。

在油菜花地里穿行,花香弥漫,轻轻吸一口气,香甜的味道仿佛浸入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让人沉醉。民俗表演现场,民间艺人有板有眼地用沙洋方言吆喝着、演唱着,熟悉的乡音平添了些许韵味,游客们观看得有滋有味。一对六七十岁的老夫妻,衣着朴素,黝黑的脸庞已爬满皱纹,看着表演咧嘴直笑,他们就是几里地外的另一个村的村民,被在城里工作的儿子接来一起赏油菜花,老人说:“种了一辈子油菜,老了老了,才知道油菜花也能成景致,能卖钱!这多好啊!”

油菜花节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大量商机,四周的农民办起了农家乐,弯弯的田埂上自成集市,演皮影戏的还没开张,架着两只孔雀照相的生意兴隆;卖干花的年轻女子和卖萝卜干的大娘挨着摆摊,毫无违和感;农耕文化体验园的另一边,是可移动的宿营地,能住、能吃,还有小型酒吧,城市与乡村在这里自然地融合。

离开张池继续往沙洋县城方向行进,沿途路过葡萄园、草莓采摘园、盆景园等,到达曾集镇附近,往左,可以看到“樱花部落由此进”的指示牌,那里种植着数百亩的美丽樱花;往右,有“潘集湖湿地公园”的标志,这是沙洋新建的省级湿地公园……一路走过,处处是景象,彰显着沙洋农村农业发生的巨大改变。

在沙洋县城吃过午饭,前往引(长)江济汉(江)的运河,这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于2014年9月正式通水。运河渠顶公路平整通畅,河上桥梁众多,河岸护坡一片新绿,沿岸的油菜花与依依垂柳相映成趣,各种水利设施雄伟气派。运河,自成风景。

这天上午,运河边刚刚举行了马拉松比赛。沙洋中学老师鲁玉双、沙洋县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杨璐、沙洋县公安局民警吴勇,三人是高中同学,一个是比赛裁判,一个是参赛运动员,一个是安保工作人员,三人都是清晨四五点即起床,到下午还在忙着接待外地来的同学。说起马拉松比赛,大家还沉浸在激情中:开跑后的场景真美!沿路彩旗飘飘,河岸上奔跑的人群衣着鲜艳,河中的桨板表演绚丽多彩,无人机拍出来的全景漂亮极了!

沿着运河游走,阳光正好,杨柳风轻拂,瞬间便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在运河长湖段,运河从湖中穿过,车行堤上,宛在水中央。运河在这里特别宽阔,一边的堤岸拐了几道弯,在湖中围出一大片水域,长湖烟波浩淼,放眼望去,一派水乡泽国的气韵。从这里过桥,到运河对岸,是长湖中的一个小岛,属于沙洋县后港镇荆南村,岛上的油菜花一直绵延到水边,村民闲散地在家门口晒太阳,看到有外人来,热情地打招呼。有的农户家门前晒着各种腌菜,腌制的白菜、大头菜还保持着新鲜的颜色,买下带回城里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地里的蔬菜同样招人爱,农家大姐毫不吝啬,只要你看得上,会给你装上满满一大袋……

半天的时光就这样流连在运河、长湖之滨。

沙洋油菜花的名气始于第一届沙洋油菜花节,历经十余年,今年在这里举办了首届湖北油菜花节。每年,沙洋县都会在油菜花节期间组织经贸交流、民间文艺演出、运河“半马”等一系列活动。油菜花节是沙洋人民一年一度的狂欢,历时月余;是沙洋县经济文化建设的一项盛事,逐年改变着沙洋农村的面貌;更是世界看沙洋的窗口,一年一年向这个世界传递着沙洋振兴的信息。

“女儿打电话说我是来圆梦的!”在运河边,刚刚放下电话的王海霞轻轻地笑着。王海霞是沙洋人,在武汉工作多年,当天专门回沙洋访友、游玩,“去年我就说要回沙洋看油菜花,今天真是圆了梦!”

仓央嘉措曾在诗中写道:“天空洁白仙鹤,请把双翅借我,此行我不远飞,只到理塘便回。”理塘是仓央嘉措心爱之人的家乡,简简数言,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牵挂与爱。

在每一个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愿所有远行的沙洋人,都记得回到沙洋,把对家乡的爱和牵挂,转化成推动沙洋发展的合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