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华
通讯员
王明阳
文/图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不会罹患,但事实上,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儿童并不少见,并且近年来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
年龄小不再是糖尿病的“挡箭牌”
年仅12岁的女孩小语(化名)在家出现多次呕吐后到荆门市一医北院就诊。
就诊时呕吐症状已缓解,但是,在检查心肌酶谱中,肌酸激酶同工酶超300U/L,这意味着心肌细胞受损严重,检验科随即上报了危急值。与此同时,小语也住进了市一医北院儿科Ⅱ病区。
入院后的第二天早晨,小语一扫之前的病态,在病床上生龙活虎地冲着前来查房的市一医北院儿科Ⅱ病区主任张军红一行微笑。此时,她的身体状态良好,精神状况和食欲也不错。
张军红立即为她详细地做了体检,结果没有发现异常的体征。同时,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等都不支持心肌炎的诊断。
难道只是一个简单的急性胃炎吗?
张军红心里开始犯嘀咕了,严重的心肌损害和各项正常的检查结果,说不通啊。
张军红耐心地询问小语妈妈,希望找出蛛丝马迹。小语妈妈的一句话“最近夜尿增多”引起了张军红的警惕。
小语妈妈告诉医生:孩子就读初中,最近几个月学习压力大,消瘦了不少,家里从事牛奶销售,水不经常喝,但是牛奶喝得不少。
在随后的尿常规检查中,提示尿糖4+、酮体3+、随机血糖22.8mm/L,这项检查结果证实了张军红的猜想——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危急并发症,可导致脑水肿、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肾衰竭等。
张军红表示,诱发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的原因主要为感染、饮食或治疗不当及各种应激因素等。张军红分析,导致小语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的原因可能为感染和饮食不当。
张军红立即处理,通过补液、胰岛素治疗等,小语的酮症酸中毒得以纠正。张军红又请来医院营养科资深营养师为小语量身定制了科学的糖尿病饮食方案。
这么小的年纪就患上了糖尿病,对于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小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得知糖尿病将伴随自己一生时,小语有些情绪低落,出现悲观恐惧的心理状态。
医者仁心,张军红团队及时对小语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小语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医生团队合力攻坚、病人及家属有效配合下,小语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不日出院。
正确认识儿童糖尿病
张军红解释,儿童糖尿病主要分为Ⅰ型和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T1DM),因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造成,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T2DM)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相对缺乏。
张军红表示,Ⅰ型糖尿病起病多数较急,常见症状是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体重下降,即为“三多一少”。婴幼儿多尿多饮不易发现,20%至40%的患儿第一次就诊时表现为酮症酸中毒。
Ⅱ型糖尿病发病较隐匿,多见于肥胖儿童,有较强的Ⅱ型糖尿病家族史,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部分患儿伴有黑棘皮症,多见于颈部或腋下。部分Ⅱ型糖尿病患儿会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眼底病变、脂肪肝等慢性并发症。
血糖长期控制不好的儿童可能发生视网膜病变、肾病、外周神经病变、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并发症,危害儿童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还可引发酮症酸中毒。
张军红提醒广大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血糖,如有以上症状及时就医。
那么儿童糖尿病日常护理如何进行?
张军红表示,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每个糖尿病患者必须合理控制饮食,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有充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供给。家长要注意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化,适当添加牛奶、鸡蛋、鱼虾、瘦肉及豆制品等。
同时,运动在儿童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和促进生长发育。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应个体化,循序渐进,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同时还要防止运动后低血糖。
此外,糖尿病患儿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家长需要端正心态,积极消除孩子焦虑、恐惧和紧张等情绪,帮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