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肩袖断裂,“关节镜”微创缝合祛痛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平抬手臂、上举双手……曾经折磨人的疼痛感消失了,这一身轻松让患者陈爹爹沉闷了好几个月的心情也愉悦起来。11月17日,左肩戴着护具的60岁陈爹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等着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后回家。

4个月前,陈爹爹在家踩着凳子取东西,因重心不稳摔了下来,左肩撞墙后倒地。“当时就是左肩撞疼了,活动基本正常,贴了膏药后感觉好了些,也就没在意。”陈爹爹说。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可一个月后陈爹爹左肩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到医院拍过片,也没发现问题。

理疗、膏药……断断续续折腾了三四个月,陈爹爹的肩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明显加重。

疼痛“元凶”

肩袖损伤、撕裂

“起初还能忍着,一个多月前开始疼得难受,晚上只能睡个把小时。”11月6日,陈爹爹拿着前一天在外院的核磁共振检查单,找到荆门二医骨科研究所所长、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首席专家涂敏博士,迫不及待地要求尽快手术治疗。

经专科检查,陈爹爹被确诊为“左肩袖损伤”,而疼痛的“元凶”正是损伤的肩袖。不堪疼痛折磨的陈爹爹,当天在进行核酸采样后住进了流转病区。因其既往有脑梗史、入院血压165/105mmHg(偏高),科室遂联合“卒中中心”多学科会诊,并研究制订了周全的手术预案。手术安排在了3天后。

肩袖学名叫旋转袖,俗称肩膀的袖套,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及肩胛下肌四块肌腱组成,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肩关节稳定和保证肩关节运动。“肩痛是一个长期以来被忽略,同时也存在很多诊疗误区的常见病,很多医生都将肩痛一言以蔽之为‘肩周炎’。肩周炎就像一个废纸篓,凡是肩痛都往‘肩周炎’这个废纸篓里面扔。都诊断为肩周炎,肯定是错误的!”涂敏介绍,临床上已摒弃“肩周炎”这个诊断,以“冻结肩”或“肩关节黏连性关节囊炎”取而代之。

50岁左右是该病好发的年龄段,许多中老年人都有肩痛的毛病,但肩周炎(冻结肩)引起的肩痛在临床中不足10%,而且肩痛有些不仅仅是肩膀的问题,可能是其他部位的病变牵涉到肩部,所以遇到肩膀疼,一定要到医院找专业的医师就诊,而不能想当然或者上网查看症状对号入座,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关节“内镜”

微创缝接、祛痛

11月9日,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涂敏博士和刘安民医师团队为陈爹爹实施了肩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修复肩袖断裂。两枚铆钉定位、缝线桥固定技术,为陈爹爹缝合、修复断裂的肩袖组织。“肩关节镜微创手术,只需要几个0.8cm的小洞,就能够进行关节内的精确探查、组织清理,把损伤、断裂的肩袖缝合起来或固定到骨头上,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后期经过康复锻炼,将逐渐恢复肩关节功能。”涂敏说。

陈爹爹的情况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当肩关节出现长期疼痛史时需要提防肩袖损伤的可能。“肩袖损伤拍片检查不出来,只有通过核磁共振检查,并结合专科体检才能发现,所以误诊率很高。”涂敏表示,肩袖损伤的典型症状是肩部夜间疼痛,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上举无力、疼痛,早期活动范围不受影响。后期可能因为疼痛减少活动而继发活动受限,就是这个继发的活动受限,导致很多人包括非专业的医生将此病误诊为肩周炎。如果肩膀疼不伴有活动范围受限,那就要排除肩周炎(冻结肩)。根据临床经验来看,肩关节镜技术对于大部分肩痛疾病在诊断及治疗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肩膀一疼,不少人想当然就以为是肩周炎,赶紧做按摩、理疗,贴膏药。殊不知,盲目的治疗、功能锻炼无助于肩袖撕裂的止痛,不但无法起效,而且可能适得其反。

“对于肩周炎(冻结肩)的治疗,除了常规的消炎止痛、理疗等方法外,功能锻炼是主要康复手段。而肩袖损伤是不可逆的,往往需要肩关节休息、制动。就像衣服上有个小洞,不恰当的运动会加重损伤甚至让其断裂。”涂敏强调,保守治疗只能延缓肩袖损伤的进程,若3个月内经过规范化的保守治疗病情没有明显缓解甚至加重,则应考虑手术治疗。别等到“小洞”变“大洞”,

最后形成巨大的或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导致治疗困难。对于大多数人群来说,关节镜微创手术就能修补好肩袖损伤,帮助患者回归质量更高的生活。

不同的肩关节疾病,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涂敏建议,根据不同疼痛原因,选择不同治疗方法,“肩痛找准罪魁祸首,莫要‘错怪’肩周炎!”他提醒广大市民,应科学认识肩关节疾病,正确对待肩关节疾病的诊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