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远的楷模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李晓莉

从上小学时开始,我就对邓颖超这位我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女性革命家充满了敬仰之情。今年年初,由于疫情被迫宅家期间,我有了更多时间静心读书。我首先阅读了《我的伯父伯母周恩来邓颖超》,不由对邓颖超更多了一份敬佩。兴之所至,我又接连阅读了《邓颖超传》、《寻找邓颖超》和《一个日本人眼中的邓颖超》这三本书籍,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了解了邓颖超。深深领悟到邓颖超在各个时期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发现了她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的闪光点。

她有着高尚的品德。翻阅一本本书籍、一篇篇文章,还有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我跟随作者领略了邓颖超伟大壮丽的一生。印象最深的是她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体现在一个个或熟悉或鲜为人知的故事中。“五四”运动爆发时,年仅15岁的邓颖超毅然投身爱国洪流,小小年纪的她背着铺盖主动替人坐牢,何其勇敢。历经艰险到达中央苏区,瘦了30多斤的邓颖超为了节约二两米,将每天三顿饭改为两顿,常常饿得发慌。她身患重病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多次为警卫员和他人让出担架。她因革命事业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却以博大的胸怀,关心热爱所有的孩子,是孩子们心中可亲可敬的“邓妈妈”“邓奶奶”。周恩来几次压低她的级别和工资,她毫无怨言,还把自己的工资资助给身边人员和亲属。她生前留下遗嘱,将所住房屋交公使用、将骨灰撒向天津海河……那份无私、那份博爱、那份情怀,令人感慨和动容。

她有着独立的人格。坎坷的身世和童年在年幼的邓颖超心里早早种下了自立自强的种子。邓颖超曾说:“姐妹们觉醒吧……站起来战斗,成为真正独立的‘人’吧!”她是这样讲的,更是这样做的。不论是青少年时期,还是后来成为周恩来总理夫人,她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在结婚请客时,她就“抗议”道:“什么周夫人,我有名字,邓颖超!”在周恩来担任总理后,她从未在政府部门任职,而是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成为中国妇女事业的杰出领导人,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就是在她主持下制定的。她从未陪同周总理出访,却在周总理去世后,不顾七八十岁的高龄多次出访,担当起和平与友谊的使者。

她有着求知的欲望。她的母亲杨振德也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家,母亲从小就教育邓颖超读书识字背诗。邓颖超一边劳动一边学习,9岁上学时直接编入四年级,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2岁时以第三名的成绩顺利进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本科就读,妥妥的学霸。她担任过小学教员,教育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她是我党第一个密码译电员,能背有几千个号码的整本密码。她不仅多次在讲话中鼓励妇女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且身体力行,带头学习理论,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成为知识型女性的杰出代表。

她有着多样的才艺。邓颖超天性乐观、活泼开朗、多才多艺,学生时代参加戏剧演出,主演《花木兰》《安重根》,大获成功。她从小就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领导人后仍然亲笔撰写讲话稿和社论,那篇缅怀周总理的《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成为经典美文,入选了语文课本。她口才极好,15岁就担任讲演队队长,她极具感染力的演讲当时感动了无数人,也让周恩来深深记住了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她讲话幽默风趣,极易引起共鸣。唱京剧是她的保留节目,曾与京剧演员同台表演。她爱好唱歌、摄影、打太极拳和八段锦;她还会织毛衣、制作小板凳、腌制美味的小菜……这样的邓颖超,除了让人佩服,更让人多了几分喜欢。

她有着有趣的灵魂。周恩来邓颖超相爱相伴半个多世纪,他们美满幸福的婚姻被视为典范、让人艳羡。有人说邓颖超是经营婚姻的高手,且不说她总结的婚姻“八互”原则,且看他们之间保留下来的70多封书信,诸如“望你珍摄,吻你万千”“情长纸短,还吻你万千!”等一句句高甜的情话,让人不敢相信竟出自两位革命伴侣之手。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两人海棠、芍药互寄深情,成为一段佳话。她喜欢鲜花,还给周总理寄过红叶、水仙花,表情达意。她撰写热情洋溢的长诗为周恩来送行,两人常常诗文相赠,让生活多一份诗意和情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