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注孩子身高,警惕“矮小症”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据最新资料统计,目前,全国4至15岁的矮身材儿童总数约为700万,除了这些亟待治疗的矮小儿童,还有3900万个普通家庭对孩子的身高不满意,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达到理想身高。目前,市一医、市二医、市中医医院等儿科均开设有内分泌专科,专治儿童矮小症、性早熟、肥胖症、糖尿病、甲亢等疾病。

关于孩子矮小的问题,家长首先需要明确相关知识,才能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日前,记者采访了荆门市儿科学会常委、市二医儿科二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刘运军,请他作出详细解答,全力帮助您的孩子找到问题,改善身高。

长得矮小,就是矮小症吗

刘运军表示,人的身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是有一个相对的范围。医学上用百分位法来判定孩子是否属于矮小。即身高低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的第3百分位数,医学上称之为矮小。

通俗来讲,就是随机挑选100个同年龄的孩子,让他们由低向高排队,排在第50位的孩子的身高就是这个年龄的正常身高,排名前3的就属于矮小。

如果小朋友在班级里面身高在倒数后三名的,那就要注意了。

同时,可以从小朋友的生长速度去判断是不是矮小症,如果每年生长速度少于5cm,那么小朋友可能会出现矮小症的状况。

矮小症的表现主要是终生身高处于一个比较矮小的水平。

不过,矮小症要干预的标准比较低。刘运军认为,女孩子身高在150cm以下、男孩子身高在160cm以下的成年身高,属于矮小。

孩子的身高增长有规律吗

刘运军表示,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的,正常儿童不同时期生长速度不同:

出生第一年身高增长最快:约25cm;

1至2岁:12cm左右;

2至3岁:每年长8至10cm;

4岁到青春期前期:每年长5至7cm,生长速度逐渐下降;

青春期时:爆发性增长,男孩可长28至30cm,女孩可长20至25cm。

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cm、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cm、青春期每年生长小于6cm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

七成矮小症患者与生长激素缺乏症有关

身高的生长,和遗传因素、营养、睡眠、运动密切相关。3岁以内小朋友的生长是跟营养直接相关的,3岁以后会与生长激素和遗传因素相关。

所以3岁以前的小朋友如果没有特殊的病因,医生首先会考虑营养的问题,过了3岁以后还是出现很明显的矮小和生长发育迟缓,医生会考虑是病理性的因素。

小朋友一旦有异常的疾病,导致身高增长大幅度下降,就会出现矮小的状态。

矮小症最常见的病因就是生长激素缺乏症,在矮小症发病比例里面占了70%。此外,还有家族性特发性矮小症,占比20%以上。

还有体质性青春期发育迟缓、中枢性的性早熟、特纳综合症小于胎龄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原因,会导致小朋友出现矮小的状况。

刘运军提醒广大家长,一旦发现小朋友生长发育速度缓慢,应尽早到有资质的医院及时查明病因,对症治疗就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效果。

得了矮小症,通过治疗还能长高吗

刘运军表示,矮小症的最佳治疗时间是在3至10岁,等到11岁以后再来治疗,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达不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矮小症并不是说根治和不根治的问题,而是发现具体病因是什么,尽量纠正病因,从而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比如说,有一个孩子,爸爸身高在178cm,但爸爸是属于体质性青春发育迟缓,他是在初中以后才慢慢长高,所以小朋友在14岁时身高只在160cm以下,家长就会认为孩子和自己一样,也是一个迟生长的小朋友。

当孩子14岁来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他的骨龄已经到了14至15岁的状态了,这个小朋友并不是体质性青春发育迟缓,而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了。

骨龄一旦到14至15岁的时候,医生对孩子的帮助已经不大了。那么很遗憾小朋友的身高以后就很难达到165cm的水平了。

链接:

预防矮小有妙招

均衡的营养

每天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这些营养均存在于粮食、蛋类、肉类、奶类、蔬菜和水果等食品中,做到不偏食、挑食。

合理的锻炼

体育活动是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最有效的方法,每天适当的锻炼,如跳绳、打篮球、摸高等能促进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

充足的睡眠

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在深睡眠中,长高更是在晚上进行,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必备条件。

愉悦的精神

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认为,精神、情绪等因素可影响长高。平和愉悦的环境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离异、家庭吵闹等会使孩子自卑、孤僻、烦躁、食欲不振等,影响生长发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