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峙
通讯员
张华
王竹
文/图
近年来,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点打造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先后建立了胸痛、卒中、创伤、出血、急腹症、肿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等8大中心。流程再造、绿色通道、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先救治、后收费”、实战演练……以胸痛中心为代表的急危重症“救治链”卓有成效。2019年,该院成为荆门地区首家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的标准版胸痛中心医院。
咯血不止,原是支气管扩张作祟
“没有任何征兆,就咳了两声,紧接着就开始咯血……”5月18日下午,66岁的李师傅被这突发状况吓蒙了。他的儿子也十分不解:老爷子身体一向硬朗,即便有个头疼脑热,也不至于吐血呀?事不宜迟,家人立即将其送往荆门二医。
“刚开始还能用纸擦,后来咯血多了,只能用塑料袋接住,这一路上就止不住。”5月28日,在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病房,已经痊愈准备出院的李师傅说起10天前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18日那天下午,李师傅被紧急送往荆门二医急诊科,得到及时救治。CT检查提示为“支气管扩张伴右肺积血、感染”。通过对李师傅完善相关检查及核酸采样后,二医血管介入科医生经过会诊,确诊其病情为“支气管扩张并发咯血”。随即,李师傅被转入流转病区给予止血、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支气管扩张为什么会引起咯血?面对家属的疑问,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主治医师杨继东介绍,支气管扩张大多继发于急性、慢性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阻塞,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以及反复咯血。“当支气管或肺部发生感染,致使支气管扩张,而支气管壁结构的改变、扩张又导致感染,久而久之,当血管内压力突然发生变化时,便破裂出血。”李师傅的情况就是如此。咯血是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症状,支气管扩张也是咯血的最常见病因。
“持续的止血、抗炎治疗,虽说咯血量较之前减少,但仍有间断咯血。”5月19日上午,杨继东综合评估李师傅病情后认为,药物保守治疗止血效果不佳。同时,考虑到李师傅高龄、肺功能低下且肺部有感染,常规手术或不能耐受,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止血术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否则,随时都可能发生咯血加重、呼吸衰竭、失血性休克甚至窒息等风险而危及生命。
支气管扩张导致的反复咯血,只有堵住“漏洞”止住出血才是最关键的。“肺部动脉血管止血,常规手术是开胸,就是打开肋骨和胸腔,把病变的肺部切除,手术风险非常大,术后恢复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之久。现在介入手术不仅‘无创’,而且患者第二天就可下地。”杨继东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待核酸检测结果一出来,立刻进行手术。
介入栓塞,造影定位堵住出血点
5月19日14时,李师傅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一切准备就绪,李师傅随即被推进介入手术室。
局部麻醉、于大腿根部右股动脉处穿刺、超滑导丝引导下至肺部支气管动脉——右肺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迂曲、紊乱,注入造影剂,锁定渗漏部位。利用微导管技术迅速选入血管内,注入特殊栓塞剂“堵”住出血点,再次造影动脉出血随即消失。手术进行了约1个小时,术后李师傅咯血停止。
“介入栓塞治疗咯血成功的关键是通过术中的血管造影影像,找出‘肇事’血管、定位出血点,止血效果立竿见影。”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主任李威表示,介入治疗是继内科、外科之后第三大治疗学科,在内科药物疗效不理想、外科无法开刀的情况下,为众多急危重症和疑难病患,提供了崭新的诊断与治疗途径。这种介入治疗是一种没有刀口的手术,全程在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进行,仅通过一条直径1毫米的导丝,可以准确抵达身体的诸多部位、组织或器官,具有微创、准确、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成为一些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据了解,荆门二医以血管介入科为核心的“出血中心”,是全院急危重症救治体系之一。该中心专门针对外周血管病、脑血管病及全身各部位良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进行介入微创治疗,止血效果及患者预后得到了家属、院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和信任。辛勤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该科室于2018年11月正式成为“中国出血中心联盟”首批理事单位,标志着荆门二医血管介入科在治疗急危重症、出血疾病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