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语文者得天下!”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从近年来高考学科分数的比较来看,语文确实越来越成为了高考制胜的重要因素了。但在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实践中,一些同学又总弄不清考查目标,找不到复习抓手,见不到复习效果,于是就不愿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语文复习上了。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搞好语文高考复习,在这里我们给大家一些建议。
要有正确的认识
精准备考
首先是要正确认识语文高考的考查目标。从高考具体内容来看,高考对考生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阅读理解、鉴赏、运用、表达等几个方面。阅读理解包括概念、判断、推理、概括、文段思路与结构等方面;鉴赏包括语义挖掘、主题把握、情感体味、表达技巧分析等方面;运用包括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文言知识等方面;表达则通过写作来加以体现。弄清这些考查目标,确定语文复习的方面,这是在高三复习开始之前就要先行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要正确认识各轮复习的意义与任务。和其他学科一样,语文复习通常也分三轮进行。第一轮以梳理教材为主,重点梳理与高考内容有较强关联性的内容;第二轮以专题复习为主,针对高考内容,分板块进行复习;第三轮以综合练习为主,进行知识合龙,做考试适应性训练。按照复习进度,合理安排时间,确定小目标,分阶段完成任务,让复习得到全面落实。
再次是要正确认识语文高考复习的特点。如果说高一高二重在“学”,而高三复习则重在“习”。高三语文复习尤其如此。很多同学在学习语文时,只满足于听懂,而没有真正将语文学习变为自己的语文能力。而所谓复习,就是要对语文知识作更深入、更精准的记忆和理解,能够真正具备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要完成由“懂”到“会”的过程。明白这一点,才会认识到语文复习的必要性,才会有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要讲究复习策略
科学备考
语文学习内容庞杂,知识的梯次不甚明确,学科体系也不很清晰,这给我们的语文复习带来一些困惑。语文高考复习,针对高考内容,采用有效的策略,科学备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的建议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进行知识分类,提高概括归纳的意识,针对考试内容,做好充分的储备,厚积而薄发。比如针对文段结构思路的理解,我们要搜集整理文章总分、并列、层进、对照等各种结构形式,熟知其特征,认识其规律,把握其思路。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我们要从时代、主题、体裁、表达技巧等多方面去作概括,让高考选文到我们这里有类文联想,从而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进行鉴赏。针对任务型写作,我们就要做好相关主题、材料、文章形式、文章语言等方面的储备,力求让作文说得对、讲得通、写得美。
第二,研究考试的设题规律,熟知每一种设问中所谓的“坑”在哪里,“梗”为何物。如果说数理化是以“万变”的题目来应“不变”的内容,那么语文则是以“万变”的内容来应不变的“题目”。语文选材内容是我们无法得知的,但设题形式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对其设题规律乃至设题内容都是可以把握的。用这些问题来引导我们的复习,力争使我们的复习不走弯路。例如诗歌鉴赏,着力从诗歌特殊语句的理解、诗歌主题情感的把握、各种表达技巧的认知等方面去准备;文言文就要紧扣与现代语言“不一样”的词义、词法、句法、文化常识等方面去复习;作文就要紧扣作文评分要求,不断增强自己作文中的增分因素。
第三,要将平常的语文练习形成文字,力求熟练掌握、准确运用标准的学科语言。这包括常用的语文术语,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答题条理等。一些同学在复习语文时只是止于“想”,而不愿动手写,这样往往会在考试时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
第四,认清自身能力中的结构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对于自身的语文能力,可以结合考试内容尽可能细化,如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赏析、写作等,看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才能使语文成绩有实质性的提高。
恰当运用学习技巧
高效备考
学习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态度、刻苦拼搏的精神。但我们也常说,学习“一窍难得”。这里的“窍”,既包括我们对知识的顿悟,也包括我们对学习技巧的掌握。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是可以提高复习效率的。如要提高选择题正确率,就要常做近似语句的比较,让我们对语言的理解更为精确;背诵名篇名句,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更能避免记忆的谬误;学习文言文,就要将重点放在与现代汉语有明显区别的词义、词法与句法上面;要写好作文,可以将平时积累的观点、素材,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可以更增加我们对这些材料的体悟,也更能强化我们对这些观点、材料的记忆,从而为将来的写作提供更多的联想可能。
(作者:龙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凌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