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巨瘤“横亘”心脏妙手“拆弹”化险

2022年01月1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阅读提示:近日,荆门二医心胸外科成功实施“带瓣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该手术难度仅次于“换心术”,此次高难度心胸外科手术的成功实施,既是荆门二医心胸外科团队多年来对各类心脏手术和疾病管理技术积累的检验,又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再一次体现。

4月19日,在市民李先生身上发生了一件既惊险又幸运的事。

当天,李先生在荆门二医求诊,进行常规的胸部CT检查,竟然被检查出胸腔内藏着一个巨大的“不定时炸弹”——升主动脉瘤。幸亏发现得早,加上荆门二医心胸外科团队高超的医术,让他能够化险为夷。

从“不碍事”到“命悬一线”

43岁的李先生正值壮年,平时身体状况还不错。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肩负着照顾全家的重任。今年年初的一天,他在吃饭时突感胸口疼痛、咳嗽,妻子一边扶他躺下,一边劝他去医院,可他却不以为然,“不碍事,可能是‘岔气’了,一会就好了,何必大惊小怪!”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持续两个月后,李先生觉得不放心,便到医院进行了对症常规检查。谁知这一查,把家里人都吓了一跳。7.5cm×7cm×6.5cm巨大动脉瘤(比成人拳头还大)“横亘”心脏,挤压周边组织、主动脉瓣闭合错位……由于病情危重,医生建议立即住院治疗。

荆门二医心胸外科主任郑鹏超介绍,主动脉是人体内最粗大的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正常的主动脉根部直径约3cm,而李先生的主动脉根部已经变形扩张到7cm以上,非常危险。“部分主动脉瘤患者早期可能没有临床症状,如同放置了一枚‘不定时炸弹’的大坝一样,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关键还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破。一旦破裂,留给医生的抢救机会基本仅停留在理论上。”郑鹏超说,更棘手的是李先生的主动脉瓣也“重度关闭不全”,无法帮助心脏将血泵至全身各系统,这扇“阀门”一旦罢工,将直接危及生命。

凭“硬技术”化险为夷

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李先生的妻子六神无主、愁眉不展:“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怎么就突然得了这么重的病?家里还有两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和正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他可不能倒下,您可得想想办法!”

面对家属的恳求和信任,荆门二医心胸外科团队立即与麻醉科、心血管内科、ICU进行“多学科会诊”。考虑到李先生不仅主动脉瓣“坏”了,更危险的是与心脏相连的升主动脉瘤巨大,如不及时拆除,随时可能因为瘤体破裂而丧命。因此,“拆弹”手术——升主动脉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又称Bentall手术)需要尽早进行。

Bentall手术是心脏外科领域一种高难度的尖端手术,包括“升主动脉置换+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移植术”,是目前治疗主动脉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术最大挑战在于体外循环系统的支持下让心脏停止跳动,迅速将心脏左室出口处的主动脉瓣及升主动脉一起更换为人工瓣膜和人工血管,同时再将左右侧冠状动脉移植、吻合。”郑鹏超表示,为了尽可能减少机体器官组织的代谢,适当延长缺氧耐受时间,为手术医生争取时间,需要把人体温度降到25℃的“深低温”。

4月19日10:00,随着手术者发出指令:“停循环!”体外循环师重复指令:“停循环”,手术室护士提示:“体外循环倒计时……”此刻就如同拆“定时炸弹”一般,必须在最佳时间段内,尽可能快地完成人工血管置换、吻合的所有操作,并进行肺动脉的重建,这对于手术者、助手及整个心胸外科团队的默契配合要求极高。历经4.5个小时后,患者血液回输、体温逐渐升至37℃,随着心脏缓慢恢复搏动,血液重新在体内自主循环,术中失血仅500ml(输血800ml),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荆门已经有我们这样一支能够成熟开展国际前沿技术、治愈各类心脏疾病的心胸外科团队,让许多患者免去到外地四处奔波之苦。”郑鹏超如是说。此次高难度心胸外科手术的成功实施,既是荆门二医心胸外科团队多年来对各类心脏手术和疾病管理技术积累的检验,又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再一次体现,也标志着荆门二医在大血管疾病的外科诊治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